“咕……咕……咕。” 12月20日,儋州市木棠镇薛宅村委会茅田村村民孙进爵在他的养鸡场里喂鸡,随着他几声叫唤,成群的文昌鸡就围绕到他的周边……他通过发展养鸡产业,让家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现在家庭脱贫了,我想继续扩大养鸡产业,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孙进爵说,前几年,家里生活过得紧巴巴的,脱贫是不敢想象的。直到儋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进村以后,日子才慢慢有了改善。
帮扶责任人黄海青到孙进爵(右)的养鸡场了解他养鸡产业的发展情况。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摄
孙进爵家庭是儋州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共有5口人。2017年12月,在当地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扶下,其家庭顺利脱贫。“要通过发展产业脱贫。”孙进爵说,这是帮扶责任人到家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所说的一句话。“起初,我也想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但没有资金支持,产业发展起不来,家庭才会如此贫困。”
2016年,孙进爵家庭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干部时常来到家中向他宣传扶贫政策,鼓励他通过自己双手发展产业,带动家庭走上致富路。“我有养鸡技术,在2014年—2015年期间我就养鸡,但规模不大,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孙进爵说,帮扶责任人建议他发展养殖业,他就说出了想养鸡的想法。
帮扶责任人黄海青到孙进爵(右)的养鸡场了解他养鸡产业的发展情况。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摄
“孙进爵具有劳动力,加上他有养鸡的经验。我们就建议他发展养鸡产业,给家庭创收,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孙进爵的帮扶责任人黄海青说,帮扶干部明确了孙进爵的产业发展方向后,便鼓励他向银行贷款3万元用于修建鸡舍等养鸡设施,他又自筹了资金开始引进10000只文昌鸡养殖。“我们帮扶干部帮助孙进爵联系鸡饲料公司购进饲料,又找到了当地的技术人员到他的养鸡场指导和整理鸡舍。目前,他的养鸡产业已经形成规模,现有四个养鸡场,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目前我有2000只文昌鸡可以销售,在年底进行销售,可以为家庭再增加一笔收入。”孙进爵说,从2016年开始,他就一心发展养鸡产业,养成的文昌鸡主要通过零销、批发等方式卖出。“有时候批发商上门找我批发收购文昌鸡;村子周边人家进行风俗宴席时也找我买鸡。目前,我养殖的文昌鸡不愁销路,平时都是以每斤20元卖出。”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12月21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 李绍远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