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儿童手表成“监听器” 嘘!爸爸妈妈在偷听

  家长不放心,给孩子买具有监听功能的手表 能听清孩子在学校的对话 能“监控”孩子的位置 手表上还不会有提示

  部分儿童手表成“监听器”隔着手表有耳

  爸爸妈妈在偷听

  儿童手表带有监听功能。

  前段时间,海口学生家长王女士给孩子购买了一款儿童手表,戴上后就能知道孩子所处的位置,还可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监听”孩子及其周围人讲话的内容。南国都市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带有远程监听功能的儿童手表成为一些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和是否安全的“神器”。律师表示,使用“监听”功能有可能侵犯他人隐私。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天宇 文/图

  案例

  儿童手表能“监听”

  家长“监控”孩子

  王女士的女儿就读于海口市美兰区一所公办小学一年级,前段时间,王女士和其他学生家长聊天时,得知有这类功能的手表,于是她带着孩子去海秀东路一电子卖场花近800元购买一款某品牌的儿童手表。

  “给孩子买这款手表的初衷是为了获知孩子离开家长视线时是否安全,因为孩子佩戴有定位功能的手表,自己可以随时查看孩子的位置。”王女士说,在使用过程中,她很快发现这款手表还有个“隐藏”功能,就是通过手机上下载App操作,可以监听到孩子及其身边老师或学生所说的话。所以,在工作之余,她偶尔会偷偷地听一下孩子们在说什么。

  除了王女士,家住琼山区的钟女士也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给孩子买了一款儿童手表。“以前都是从老师那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迫不得已,我才购买了带有监听功能的手表。”钟女士说,她这样做也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而有了这款手表,通过定位和监听功能,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当前状况。

  记者了解到,带有远程监听功能的儿童手表,目前成为一些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和安全的“神器”。

  价格

  线上线下都能买

  手表价格差距大

  记者走访发现,这类儿童手表之所以受家长欢迎,主要是手表在线上线下很容易买到。此外,远程监听功能更是被商家作为重点来推销。

  “家长通过手机发出指令,手机收到指令后启动监听,让家长能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情况。”12月16日,记者来到海口市海秀东路DC电脑城走访,一柜台销售人员说道。

  除了线下门店,线上购物网站销售此类商品更是五花八门。“孩子防丢儿童手表”“GPS定位无声监听通话儿童手表”……就看这些名称,产品极为类似,但价格却千差万别,最高的要2000元以上,最低的却只需150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这类儿童手表在外表上和普通电子手表没有太大区别,只有打开家长手机上安装的相应App软件才可以看出端倪。手表到什么位置,家长的手机就可以显示相应的位置信息。

  实测

  手表如何“监听”?

  家长手机上下载App偷听时手表没提示

  那么,这类手表是如何实现远程无声监听的呢?16日中午,记者使用家长李先生购买的一款儿童手表进行了测试。记者通过点击李先生下载的App软件内的“环境音聆听”按键后,手机界面上会显示一段文字:“启用后,手表会拨打您的手机133076XXXXX,接听后,您能听到手表周围的声音,但不能进行对话”,同时下方还有开始按钮。记者点击开始后,手表端说话的声音确实能听见。记者留意到,处于监听状态下的手表却没有任何提示,很隐秘。

  观点

  多数家长反对使用

  怕侵犯孩子隐私

  对于儿童手表中的监听功能,多位已购买的家长表示,都使用过,一般孩子在课间时,能偷听孩子和小朋友之间的对话、上课时听老师怎样讲课等。记者在随机采访的10位家长中,没有一位学生家长选择将手表的这个功能告诉孩子。家长解释说,给孩子佩戴这类手表,一方面是为了知道孩子在上课时是否积极发言,另一方面如果被“坏孩子”欺负,监听到后还可以当作证据。

  你会赞同家庭使用手表监听吗?12月17日中午,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学生家长。超6成家长反感这样的“监听”行为,认为这是“无下限”侵犯隐私;少部分家长则表示,这类手表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安全,家长使用无可厚非。

  “孩子虽然现在还不懂,但总有知道的一天,到时孩子肯定会反感,会认为大人不尊重他。”市民张先生认为,孩子也是有隐私权的,即使自己的父母也不能侵犯。

  市民张女士表示,这事她能理解,但使用应有个度。

  律师

  使用“监听”功能

  可能侵犯他人隐私

  走访中记者发现,家长给孩子购买这类儿童手表的初衷是为了获得一份安全感,但这类手表真的能带给孩子安全吗?

  日前,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就曝光了部分智能手表存在安全问题。在节目中,央视援引国内一家网络安全反馈机构的报告称:“儿童智能手表存在安全漏洞,可导致儿童被黑客实时监控,获取儿童的日常行走轨迹,以及实时环境声音。”

  此外,让孩子佩戴具有监听功能的手表,这种做法妥当吗?律师刘鑫表示,家长购买这类手表是为了对孩子进行实时有效监控、防范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初衷是好的,但在使用监听功能时,跟孩子在一起的朋友、同学、老师,他们的私下交流或谈话,也不可避免地进入“监听”范围。所以,家长在使用监听功能时,就可能涉嫌侵犯他人隐私。

责任编辑:王思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