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扎实推进小海退塘还湿 护好生态 护住前景

  万宁扎实推进小海退塘还湿

  护好生态 护住前景

  海南日报记者 袁宇

  “以后不养虾了,养虾破坏环境。”12月20日,在万宁市万城镇周家庄村,今年60多岁的林石雄站立在万宁的内海——小海边,看着大型挖掘机将自家建在小海边的虾塘拆除。这是设立在海域禁养区内的虾塘,按照规定予以清除。

  “以前不懂,禁养区内是不能设虾塘的。”林石雄说,“这些年小海的鱼虾少了。我们现在才知道是虾塘破坏了环境。所以我们肯定要配合政府拆除虾塘,恢复生态。”

  和林石雄一样的村民,在周家庄村还有很多。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夏可平介绍,以前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不强,也没有意识到在禁养区内设置虾塘给小海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后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我们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人员到每家每户去宣传,让村民明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取得了他们的支持。”

  夏可平说,也正因为村民们看到小海生态的恶化,对大家生活带来影响,因此退塘还湿工作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而且周家庄村下一步要借助武术名村品牌发展乡村旅游,小海生态关系全体村民未来的发展,大家对保护它的热情特别高。我们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全村的退塘任务。”

  小海系统性生态治理也是万宁市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以来,万宁市持续发动小海周边村庄的基层党员,带领群众清理小海水面漂浮物、岸上垃圾,并对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水进行监管,维护小海生态。

  同时,万宁市全面实施小海退塘还湿工作,其中涉及退塘总面积约9889亩,其中作为主城区的万城镇涉及退塘面积2173.8亩。

  “截至目前,万城镇全部虾塘养殖户已经签订了退塘协议书,其中周家庄村、集庄村已经启动拆除工作。”万城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镇正加紧推动退塘还湿工作,对于能够通过拆除恢复生态的立即启动拆除,对于不能通过拆除恢复生态的,先拆除虾塘的功能设施,使其无法继续养殖,“对于这一部分的虾塘,后期还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方案专门进行平复,尽可能恢复小海生态。”

  此外,在退塘还湿工作中,万城镇党委、镇政府还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小海周边村庄进行考察,计划在这些村庄发展海水稻、海鸭养殖等产业,指导农民将退塘的补偿款用于转产转业,通过让群众乐业,切实保护好小海生态。

  (本报万城12月24日电)

责任编辑:王思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