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 | 老电视人符仕俊:海口人办海口台 一生自豪

  >>点击图片查看专题<<

【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或许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只是弹指一瞬,但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 美好。为此,南海网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开设“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专栏,广泛征集70张老照片、70个动人故事,通过光影世 界的“时光机”,回首70年间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讲述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故事。

  你有多久没打开过电视了?你可知,小小的荧幕背后藏着千千万万电视人的心血?这一点,我从1988年主持创办海口电视台时起就深有感触。

  一个政治任务

  我与新中国同龄,1949年出生在海口联桂坊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我在南海之滨长大,在骑楼玩过捉迷藏,在海甸溪抓过鱼,在南渡江偷偷游过泳,也曾在联桂坊600多年历史的街巷里肆意奔跑。穿越时光的,还有联桂坊传承百年的好学之风,让我一生受用。

  1968年11月18日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近百名海南中学知青来到吊罗山脚下的陵水国营南平农场,我的新闻事业在此起步。

  时间来到1984年10月,我调任海口市委新闻秘书,职责之一就是给媒体供稿。一辆自行车、一个采访本、一支笔是我的“三大件”,我穿小巷、跑工厂、到田头、下基层,用文字记录城市的蝶变,向世界发出海口的声音。在任的四年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千余次采用我的稿件,各市县同行都说我是“高产户”,光是稿费就让我成了机关里的“万元户”。

  符仕俊(右一)带队采访。(讲述人供图)

  我咬了咬牙,用上千元稿费买下了人生的第一台彩电。小彩电仅有17英寸,能看的频道不多,每当看到海口的新闻,内心格外兴奋。

  1984年10月6日,国家广播电视部地方宣传局、技术局联合给广东省广播电视厅发文,批复同意海口成立电视台,呼号为“海口电视台”,发射功率为分米波1千瓦。因为地方财力有限,海南建省前,海口有关部门曾试着与新加坡客商合作开发房地产,解决建台资金;海南建省后,又拟与陕西文化报合办电视台。但这两种方法均告失败。

  1988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员会、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海口成了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彼时的海口只有海南省电视台这一家电视台,办海口电视台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政治任务。

  任务辗转到了我这里。

  要办电视台需重新进京汇报,时间未定,工作先行,我开始着手准备汇报材料。而此时,我的父亲已进入弥留之际。

  “爸爸,您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我日日期盼,无奈父亲没能听到我的呼唤,于1988年5月撒手人寰。葬礼上,我难掩悲伤。

  “仕俊,准备去北京汇报。”1988年8月7日下午,时任中共海口市委书记的林明玉给我布置了一个特殊任务,让我随当时的海南省文体厅副厅长裘之倬进京向国家广电部汇报海口拟建电视台的计划。8月9日我就到了北京,汇报5天后才开始。

  心里急,睡不着,不能等。

  我白天到广电部各部门了解办台的相关事宜,到了晚上,我就拿着材料,厚着脸皮到广电部副部长等人的家中拜访。8月13日下午,汇报顺利进行,国家广电部对海南发展广播电视电影事业予以高度支持。

  一道军令状

  8月22日,海口市委市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听取了我的赴京情况,决定成立海口电视台筹备组,由我担任组长。

  20万元启动经费,春节前,海口电视台必须开播,这是道军令状。

  我先后从省内外调入了10人组成筹建队伍,又向几家企业借了20万美元和50万元人民币,租用了望海楼酒店的一间10多平方米的客房当办公室,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间作为播出机房和技术用房,在酒店楼顶装上了发射塔,从省内购买了一台5030放像机和两台家用1/2录像机,从省外购买了一台国产1000万瓦的发射机和一部国产卫星地面接收天线。这些简陋的设备就是海口电视台创立之初的全部家当。

  符仕俊(左五)在省内外调入了一批得力干将,共同创办了海口电视台。(讲述人供图)

  从外地来海南工作的同事只能租住在民房里,收入只有财政划拨的基本工资,条件艰苦,但热情高涨。人手少,大家就晚上轮流到发射机房值班,我把弟弟符红卫拉来做节目外采;缺钱,做节目外采的同事春节将至还在奔波,争取兄弟电视台优惠提供的节目;没有设备,我们就想办法借……

  符仕俊在海口电视台的开播仪式上。(讲述人供图)

  1989年1月9日,电视台开播在即,市委任命我为海口电视台第一任台长。经过4个多月的筹建,1989年1月22日,海口电视台完成设备安装,并试发射成功;2月2日,海口电视台正式开播。

  屏幕上没有台标,只有“海口电视台”5个大字,当第一个画面出来时,我们热泪盈眶。

  我们海口人有自己的电视台了!

  海口电视台早期的发射塔。(讲述人供图)

  但父亲没能看到开播成了我一生的遗憾。那年清明节,我和弟弟专程来到父亲的墓前,给他带去了海口电视台开播的好消息。

  1989年2月5日是大年三十,这是海口电视台陪我度过的第一个春节。省外的同事忙着建台,无法和家人团聚,我便邀请大家一起过节。在拥挤的客厅里,大家一起包饺子,做文昌鸡,学海南话,听琼剧,吃年夜饭,畅想未来,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放声大笑,其乐也融融。

  与共和国同龄,担创办电视台之重任,作为老一代电视人,我有幸亲身经历和见证了那场“电视春雷”,回忆往昔,我在古稀之年仍心潮澎湃。一晃30年,海南的广播电视电影事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互联网+”与主流媒体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

  现在的海口广播电视台。(讲述人供图)

  新闻无小事,年轻人大有可为。老一辈电视人拓荒前行,筚路蓝缕,以台为家,开辟了一片天地。年轻人,未来是你们的,你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为新闻事业不断奋斗,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讲述人:符仕俊(海口电视台第一任台长,曾任海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讲述时间:2019年12月20日

  南海网记者 钟圆圆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思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