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评丨20多岁立遗嘱,“90后”为何考虑百年后?

  按照思维惯性,提起“立遗嘱”,大家或许都会想起病榻上老人为身后作安排的情景。

  但有趣的是,根据公益项目“中华遗嘱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90后立遗嘱人数已达236人。同时,90后遗嘱订立者的财产继承主要以现金存款和虚拟财产为主。

下载.jpg

  和90后朋克养生类似,“90后立遗嘱”也成为年度热门话题。

下载 (1).jpg

  【不必对“90后立遗嘱”讳莫如深】

  传统语境下立遗嘱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只有到了一定岁数的人才会立遗嘱。然而,当下的年轻人就是敢作敢为,他们顶着世俗的压力,果断地祭出自己的“叛逆之举”——年纪轻轻就立下遗嘱。对于90后年轻人立遗嘱,人们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大可不必视为洪水猛兽,更不该讳莫如深。

  社会语境下年轻人立遗嘱似乎是件不吉利的事情,似乎年轻人离死亡很遥远,对于90后立遗嘱不但世俗难以接受,就年轻群体而言,也往往难以接受。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期盼美好生活向往健康长寿是人们的共同心愿,但现实生活往往是残酷的,常常难遂人愿。面对人生的不测风云,及时安排自己的“后事”反而折射出一些年轻人应有的豁达与从容。

  不必对90后立遗嘱讳莫如深。按说,20多岁的年纪,人生之路刚刚开始,谈论死亡有些为时过早,但是“黄泉路上无老少”,媒体前不久曾经报道说,台湾艺人高以翔在浙江卫视录制《追我吧》中,突然患有心源性心脏病猝死,英年早逝,给世人留下诸多遗憾。高以翔的遗产分割也就存在着诸多的变数,试想,如果高以翔事先先留下遗嘱,遗产处理也就不会成为难事。

  遗嘱人立遗嘱常常是安排“后事”,这也是当下社会年轻人不愿意立遗嘱的原因所在。立遗嘱充分体现了遗嘱人的意愿,立遗嘱的人一旦身故,遗嘱便会生效,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分配财产。一来这样做避免了许多无谓的纠纷,财产属于谁继承,遗嘱上写得明明白白,尤其对于那些家庭背景复杂的家庭来讲,这种遗嘱可以化解许多矛盾,让人“身后无忧”;二来能充分尊重遗嘱人的意愿,让公民个人权益得到理想的实现,彰显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体现了一种新时代思维。

  不必对90后立遗嘱讳莫如深,某种程度上讲,90后立遗嘱反而体现了年轻人的进步理念,是一种心智成熟的体现。对待90后立遗嘱人们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看待,宽容年轻人立遗嘱也是一种社会进步。(四川在线 李红军)

  【20多岁立遗嘱,“90后”为何考虑百年后?】

  区别于不动产、现金、股票等传统意义上的遗产,许多90后的数字遗产散落在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亲属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些账户的存在。以“立遗嘱”的形式告知亲属这些曾经视为隐私的数字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存在微信、支付宝里的钱尚可以通过公证等形式完成继承,那么虚拟币、网游装备、账号等级则是更为典型的数字遗产。不少人觉得,数字遗产也是投入大量时间金钱获得的,理应可以传给下一代或者由亲属继承。但一些平台主张用户仅享有使用权,没有账户所有权,由此产生了不少法律纠纷。可喜的是,2017年实施的民法总则已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做出原则性规定,相信相关规则将在民法典其他各编及单行法中进一步完善。

  当然,数字遗产不仅仅是具有财产性质的物质遗产,还有包括信息、记忆的精神遗产。对多数人而言,比虚拟币更重要的,或许是网络平台上留下的文字、照片、视频。就像前人的书信、日记那样,这些另类的数字遗产中藏着最隐秘的你我。既想给家人留下真诚的回忆,又想让这份回忆足够美好,订下一份不同以往的遗嘱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关这些生命记录的继承权尚无法律细则,有赖于各个公司的服务条款。如何安放个人的网络遗产,成为一道时代考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对个人记忆的重视,本身就折射出年轻人对生死的见解。遗嘱的遗字里面有个“贵”,嘱字里面有个“属”。遥望人生之路,属于你我最珍贵的东西,在金钱之外更有花前月下的悸动、共享天伦的幸福、初生牛犊的昂扬、采菊东篱的恬淡。一句话,是一串串记忆编织成的历史之网,定义着你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些日常生活的数字记录、精神家园,只有被继承才能使亲属得到精神上的抚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作为对身后财物乃至记忆的安排,遗嘱指向一段生命的终点,更代表着一份传承的起点。同样是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登记成为遗体捐献的志愿者。在全国135万遗体捐献的志愿者中,“90后”以53%的比例成为其中的中流砥柱。订立遗嘱也好,遗体捐献也罢,这些曾经被人闭口不谈的忌讳话题,逐渐平和地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平静地安排曾经珍视的数字遗产,抑或用自己的最后一次绽放照亮别人的世界,标志着“死亡”话题的去魅,彰显出人们对于“百年之后”的理性态度。

  有人说“死亡教育”关乎终极价值,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从“未知生焉知死”到利用法律契约安顿身后事,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到让逝者的生命延续价值,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无惧远方乌云,选择向阳而生,这不仅提升着社会的温度,更将改写着文明的程度。

  这正是:阴晴圆缺何处寻,今月曾经照古人。涓滴不忘长江水,潮起潮落又一春。(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杨翘楚)

  【生死离别不再与阳光灿烂的日子隔离】

  印象中,父母辈不太会在年轻时过多谈论生死的问题。他们会觉得年轻人距离死亡非常遥远,因意外事故和疾病死亡是小概率事件,没必要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想这些。于是,关于生与死的话题,被彻底“隔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外。

  死亡这件事固然令人生畏,但主动、坦然地谈论生死,在周围年轻人看来并不是坏事。我会觉得90后对生命的态度会更开放。如何面对生死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一堂课,我们这代人愿意将这门课的学习时间表提前,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

  很多因素导致两代人的生命观产生差异。比如,我们90后成长的外部环境是互联网爆发式的发展,信息空前聚集。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自我小环境里人的生存状态,还会大量接收社会中许许多多陌生群体的信息,并且产生强烈的共情。

  当我们越来越广泛地知晓其他人的遭遇,就更懂得珍惜自己的当下,自然会对周围人予以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包容。相较于父辈所习惯的稳定生活,我们这代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更有背井离乡的冲动,独自去大城市闯荡。因而,我们承受的生活变数、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远远多于上一代人。

  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独一无二的满足感,当我们与诸多变量抗争时,这代年轻人潜意识里开始认同一个事实:生命无常,生活充满变数,疾病和死亡随时会被触发。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为一些“可能性”作出准备。

  虽然我周围还没有主动立遗嘱的朋友,但是非常积极体检、花很多钱购买重疾险的朋友很多。这在某种程度也反映了他们“居安思危”的生命观。

  每个人的青春都难免面临压力,压力在换来财富和获得感的同时,也为健康埋下了隐患。我们恐怕很难像父辈那样笃定“年轻不会有事儿”,但也绝非时刻悲观消极。坏事难免,而我们可以作好一定心理准备,以备日后从容地应对变故,减少家人的担忧和烦恼。

  四季轮回,生老病死,在不可抗拒的必经之路上,每一代人都以他们各自认同的态度审视和拥抱生命。无论怎样理解生死,都是为了更积极地生活,让当下的分分秒秒都有意义。(中国青年报 安纳)

下载 (2)_副本.jpg

你怎么看?

  来源:四川在线、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最热评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