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 | 摄影师李荣:5年跟踪拍摄上万张照片 记录世纪大桥建设全过程

>>点击查看专题<<

【编者按】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或许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只是弹指一瞬,但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为此,南海网推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开设“70年·70张照片·70个故事”专栏,广泛征集70张老照片、70个动人故事,通过光影世界的“时光机”,回首70年间神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讲述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故事。

  一桥飞架南北,横跨海甸河。1998年开工建设至今,世纪大桥已经陪伴椰城走过22载,见证了这里的发展与变迁,已经与海口人的城市记忆相交融,成为这座城市的知名地标。我是国家一级摄影师李荣,作为世纪大桥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座大桥的故事。

  上万张照片记录世纪大桥建设

  历时5年建设的世纪大桥,连接了海口市中心区、海甸岛、新埠岛等区域,是海口的重要交通枢纽。当年听说世纪大桥要开工的消息后,我既好奇又振奋。机会难得,希望用镜头记录建桥历程。就这样,我开始关注世纪大桥。

  1998年5月,我在施工现场看到不少重型机械,还有工人在搬运施工工具,我就上前攀谈拉近关系。“大哥,你们从哪里过来的呀?这个项目什么时候开始开工?”最近的一个工人告诉我,他来自江西九江,我后来发现大多数工人都来自江西九江。之后,我只要有空都会去工地,一来二去,跟工人们也熟悉了。时任世纪大桥副总工程师的陈锡墀看到我拍的照片后,非常满意,特意邀请我去拍摄世纪大桥,我也因此可以参与到大桥建设的一些会议中。

   1998年,建设世纪大桥前期,工人爬上沉井准备抽沙。讲述人供图

  世纪大桥建设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我都会在现场拍照,除了拍摄建设细节外,还关注工人身上的工匠精神和拼搏精神。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清晨黄昏,我都跟着他们在工地,前前后后拍摄了5年,总共有近万张照片。

1998年,工人利用滑膜为世纪大桥“接高”。讲述人供图

  世纪大桥建设背后的温暖瞬间

  这座大桥的建设过程,有很多细节深深打动了我,时隔多年回忆起来还是倍感温馨。你们知道吗?世纪大桥还是一座“爱情桥”。当年,世纪大桥化验室有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因为需要加工零件经常往返工地和工厂,海南夏天温度高,他便经常在工地附近的小卖部买水喝,然后就在那里认识了一个来自白沙的黎族姑娘。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后来这个工程师还专门开车190多公里到白沙娶亲。世纪大桥是两人相遇、相识、相爱的“媒人”,这对新人还特意选择建设工地附近的一个酒店举行婚礼,两人的新房就是工地上的“员工宿舍”。

  那些年,每逢过年很多家属从各地赶来工地团聚。我还记得,2000年春节,有工人家属特意来海口过年,几个同乡就在工地的简易棚里吃年夜饭。“李老师,过来一起碰一杯呀,过年了!”我当时正在拍照,听到有人喊我,我心里一暖就小跑过去,跟大家一起举杯欢庆新年。多年过去了,想起在工地的温暖瞬间,心里仍然满是欢喜。

2000年,工人家属来海口与家人、同乡团聚,李荣拍摄并参与其中。讲述人供图

  还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1998年,中国发生特大洪灾,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受灾严重,全国共有29个省、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有个女工的家里就遭难了,上有老、下有小,她心里焦急万分,可是当时正处于大桥建设焊接沉井的关键时期,人手非常紧张,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坚守岗位。设身处地着想,这是何等的难得,即使她的名字无人知晓,甚至连我也忘记了她的名字,但镜头还保留着她专注工作的时刻,每当看到那张照片我还是依旧动容。

  现场制作设备攻克技术难关

  建设跨海大桥并非易事,零件安装、沉井的差距均以毫米计算,我记得当时工人需要焊接沉井,并将沉井下沉到海底深处,作为大桥基底的固定。在沉井的过程中,遇到岩石,工人们先后尝试用重锤、深水泵钻机等方法攻克难题,遇到特殊情况没有设备,工人们就临时用现有材料制作设备。后来,为解决这个难题,专门从北京、上海等地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前来考察,还从上海调动了中国城建集团的“铁军”,工作人员穿上专业的深潜水服,戴上专业的潜水设备潜水观察,钻机无法解决的地方就人工进行处理。

工程师在运用当时的卫星定位测量沉井位置。讲述人供图

  为了避免沉井安装好后继续下沉,就需要封底,这个可是技术活。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混凝土的比例、凝固的时间都格外重要,一丝一毫都不能差,监管、工人都是现场配比、现场试验,确保混凝土的黄金比例。期间,每年都有国家质检员来进行质量认证。封底之后就进入更加关键的时期,工人们开始昼夜不停的施工,在关键节点甚至是通宵工作。其中有一张照片就是我爬上20米-30米高的灯塔,拍摄工人夜间施工的画面。

  世纪大桥封底后,工人昼夜不停地施工,经常会通宵工作。讲述人供图

  在跟踪拍摄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工程监管很严,质量把关很严。因为质量是大桥的生命。世纪大桥的建设者们深信,质量得不到保证,再漂亮的设计也是枉然。因此,世纪大桥在海南省第一个引进了国际通行的“FIDIC条款”进行管理。当时有一位监理在监测焊接情况,他拿着尺子挨个测量,与标准相差1厘米都要返工,我看到以后就赶紧按下快门,记录下世纪大桥严格把关质量的瞬间。

监理在拿尺子监测沉井的焊接情况,与标准相差1厘米都要返工。讲述人供图

  大桥合龙 工人开3瓶香槟庆祝

  我还记得,大桥合龙那一天,工程部专门请了记者前来采访、拍摄,大家还专门买了几瓶香槟庆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因为,大桥合龙意味着技术难关已经逐个突破,剩下只需要铺设沥青,大桥建成胜利在望。

  经过5年艰苦卓绝的奋战,2003年7月25日,海口世纪大桥胜利建成!“太好啦!终于建成了!”宣布建成的那一刻,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声、掌声,大家的脸上都是满满的笑容。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世纪大桥已经建成17年了。每次从世纪大桥经过我都恍若隔世,改革开放前海甸岛都是渔村,很荒凉。现在海甸岛发展得很快。看着世纪大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我很感慨,现在的海南离不开这些建设者的付出,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跟当年的工人联系了,但我想,他们看到现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繁荣景象,一定也很欣慰吧!

  讲述人:李荣(国家一级摄影师)

  讲述时间:2019年12月29日

  南海网记者 苏靓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