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提议将海洋意识、中医药文化等融入海南教育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月1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任桐 实习生 张录雪)如何提升海南教育发展水平,一直以来都是省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今年海南两会,多名省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丰富教育课程,其中包括融入海洋意识、中医药文化、生活垃圾分类等内容的教育。

  省政协委员马向阳:将海洋意识教育融入校本课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青少年海洋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省政协委员马向阳表示,海洋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马向阳建议,首先要制定《海南省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指导纲要》,做好顶层设计,提供方向引领和机制保障。同时,将海洋知识融入中考和普通高中会考范围,设置合理的分值范围,与学生成绩适当挂钩。要引导各学校构建独具特色的海洋意识教育模式,将海洋意识教育充分融入校本课、第二课堂及生涯教育、社团活动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推动海洋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与学校合作,通过研学实践探究活动,激发青少年探索海洋的兴趣。

  省政协委员罗和平、蔡敏:在海南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进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省政协委员罗和平、蔡敏说,全国多地已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了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

  罗和平、蔡敏建议,开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如中医药夏令营或研学旅行活动、参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参观植物(中药)园等。可以建立中医药科普宣讲团(队),组织二级以上中医医院的专家到中小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保健技术讲座,让“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进入校园。开设中医药文化、科普选修课。

  省政协委员张玉霞:在幼儿园、中小学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教育

  省政协委员张玉霞表示,海南应构建科学、全面、覆盖范围广的教育体系,尽快制定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

  张玉霞建议,让幼儿园、小学不仅在书本、网络上学习知识,还可以就近在环卫分类站点中开展实践、学习。另外,可以开展环卫企业招募家庭亲子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的活动,丰富幼儿、青少年的学习形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教育。

  张玉霞还谈到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增强广大师生环保意识,将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教育与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健康卫生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邓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