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教育和安全 说不完的话题
在学校被欺负了,怎么办?委员支招——
公布学生救助电话 设举报平台
保护少年的你
教育,关系着家家户户,孩子的安全,也牵动着每个家庭。“开学第一课要宣讲校园欺凌与暴力危害,加强校园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今年两会,在学生教育、安全等多方面,省政协委员们提出了建议。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燕珍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开家政烹饪课 建设手工房
民盟海南省委会认为,近年来,海南省中小学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劳动教育,但也存在着劳动教育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
民盟海南省委会建议,加强劳动课程建设,开发课程资源,比如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陶艺、黎锦及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政府、学校要加大投入,建设诸如手工房、木工房、机械房、陶瓷房、厨房等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室。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教育
将中医药文化元素 融入课程中
在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早已引起众多有识人士的关注。省政协委员罗和平、蔡敏认为,我省部分学生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兴趣,但缺乏学习和体验的途径。
罗和平、蔡敏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中医药、文化等部门配合,组织专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他们建议,把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生理卫生、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当中。开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如中医药夏令营或研学旅行活动、参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参观植物(中药)园等。教育部门创造条件建立中医药特色中小学校。
关键词 信息化监管
“AI+物联”管控 学校监控和访客
省政协委员欧曼琛表示,通过搭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三方面安全风险因素。
欧曼琛建议,建立教育厅、局、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大数据,海南省教育厅及下属教育局根据自身情况建设集安全防控数据展示、决策、监控、指挥和会议于一体的多功能安全风险防控指挥中心暨大数据中心。同时,建议建设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支持学校开展风险评控和隐患排治工作、校园班级家庭安全教育工作,通过“AI+物联”将学校监控、访客等统一接入管控。
关键词 防范欺凌暴力
公布救助电话 设立举报平台
省政协委员方里认为,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与暴力,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方里建议,开学第一课应宣讲《校园欺凌与暴力的危害与后果》,学校在显著位置宣传校园欺凌与暴力的各种形式;教育孩子怎样自我保护,从小就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公布学生救助或者校园欺凌治理电话号码,设立举报平台,并明确负责人。
建议加强行政值班和校园的巡查工作,保安和宿管老师提高巡视频率,在重要场所设立监控摄像头,鼓励学生及时报告教师或家长欺凌暴力事件,甚至可以直接报警。
关键词 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
每月举行一次 预防性侵害讲座
省政协委员罗桦、康霖、何春方、孙薇、高炳玉等多名委员调查指出,家长虽然能意识到给孩子普及性知识、预防性侵的重要性,但真正的教育次数却很少。29%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只提过一两次,14%的家长甚至从未提及。家长普遍表示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罗桦等多名委员们建议,将预防性侵害教育落到实处,就要做到社区长期开展预防儿童性侵害教育,需至少每个月有一次预防儿童性侵害的讲座;完善被害儿童救助机制,在社区建立心理服务站、心理服务站也可每月举办小活动、小剧场,让孩子明白如何自我保护。
相关链接>>>
省政协委员朱鼎健
建议全省分步骤实行12年义务教育
今年“两会”上,海南省政协委员朱鼎健带来《建议海南全省分步骤实行12年义务教育》。他建议,海南全省分步骤实行12年义务教育。
朱鼎健认为,如果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可保证海南本土人员的教育水平,从整体上提高海南产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劳动力水平。
朱鼎健建议,海南可根据自身实际,出台一份符合海南发展情况的12年义务教育计划纲要文件。与此同时,加大建设高中力度,引入优质民间资本共同兴办,增建普通高中和中专学校,兴建一批免费入学或低学费的技术中专。
增强师资力量是优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朱鼎健建议,政府加强培养本地师资队伍,同时引进全国的优秀教师,为实现12年义务教育打好师资基础。(记者 王燕珍)
民进海南省委会
农村“隐性辍学”亟需关注解决
民进海南省委会调研发现,我省农村学校显性辍学、“因贫辍学”现象已基本消除,但“隐性辍学”问题突出,亟需高度关注解决。
“隐性辍学”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其学习能力和基本学业水平低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缺失,虽然人在学校,但没有发生有效的学习,人在心不在,游离于课堂和学习之外。
民进海南省委会建议,高度重视农村“隐形辍学”问题,将其作为海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基础性的工作。树立鲜明的教育质量导向,把学业水平达标情况及进步情况作为核心评价指标,重组“无效学校”,退出不合格教师。着力提高农村小学和学前教育质量,从源头降低初中学生“隐性辍学”风险。(记者 王燕珍)
责任编辑:吴婵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