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不能光签约没服务 看看海南省政协委员有啥建议

  “家庭医生”不能光签约没服务

  省政协委员顾申红:加大全科医生培养,让“家庭医生”签约落实到家

  家庭医生签约不难,难的是服务。我省自2016年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家庭医生光签约没有开展各项服务,资源不足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对此,省政协委员顾申红建议,加快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让家庭医生签约落实到家。记者 王洪旭

  现状

  居民难直接联系到“家庭医生”

  2016年,海南开始在全省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根据相关规定,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率50%,残疾人签约率80%左右。

  海南省自2016年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家庭医生光签约没有开展各项服务,且居民只能签约到社区医院,难以直接联系到家庭医生。

  目前,我省多数社卫生服务站较为普遍的做法是由负责公共卫生的医生开展一些签约服务对象的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工作。换言之,签约后的“家庭医生”并不能为签约居民提供专属“家庭医生”的服务,家庭签约本身签约不难,难的是服务。

  问题

  居民知晓率低 家庭医生资源不足

  顾申红指出,海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其一,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低,认识存在误区。目前我省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家庭医生知晓率较低,大部分居民并不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主观刻板地认为家庭医生医疗水平不高。

  其二,资源不足,服务功能不全。全科医学人才不足,加上海南大部分地区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还处于萌芽阶段,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全,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只能开展建立健康档案、一般疾病的诊疗及部分公卫服务,而康复指导、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服务,开展得比较少。

  其三,配套政策不完善。目前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和资金投向家庭医生工作。医保政策对于社区医疗机构倾斜力度不大,不足以吸引社区居民优先考虑到社区医院就诊。家庭医生开展健康管理与教育等公卫服务没有纳入医保范畴,有些服务项目尚无收费标准。

  建议

  加大全科医生培养 让签约落实到家

  顾申红建议,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与内容。积极推进海南家庭医生工作服务与管理网络平台,实现签约居民健康档案、健康管理、就医、专家咨询等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加强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扩大全科医学招生规模,加快培养合格全科医生。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医学生免费培养、派员外出进修学习、鼓励上级医院定期到基层开展业务指导及家庭医生定期到临床教学基地进修等多种形式丰富人才培养,提高家庭医生诊疗水平。

  另外,完善综合激励政策。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将签约服务评价考核结果作为相关人员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因素。对成绩突出的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表扬,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让家庭医生落实到家。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