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月16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苏靓)“如何让‘躺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是一个课题,通过‘旅游+非遗’的模式将非遗保护项目转化为旅游产品和体验消费方式就是很好的途径。”今年海南两会,省政协委员程天富建议,推动海南“旅游+非遗”持续发展,促进海南文旅产业,传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程天富表示,海南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海南省各市县相关单位或个人已申报成功的非遗项目共有101项,其中,世界级非遗保护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8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72项。
程天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人口头传述、身体示范,随着时间的流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此外,海南非遗的旅游资源分散在白沙、东方、儋州、保亭等地,因为缺乏资金、科研人员,难以系统、全面、深入地挖掘保护非遗项目,保护方式缺少创新性。
程天富建议,整合全省的非遗文化资源,以保护传承非遗文化为出发点,投入精力研究、设计更接近生活可以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的非遗项目,引进专家学者及非遗技艺传承人,组建非遗项目研究团队,与企业建立定向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同时,重点推进研究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杆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资金、人才的支持。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