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题2
如何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计划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健康海南行动,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使海南人民整体健康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海南素有“健康岛”“长寿岛”之称,在医疗保障、健康教育等方面,多方发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何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计划?将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代表委员建言“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计划”
让海南人生活更有质量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周元
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141万人,健在的百岁以上老人近2200人。这是省卫健委日前发布的全省老年人口信息报告。这表明,海南已远超联合国定义“长寿之乡”的标准——每10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75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岛”。
不少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0年工作时,将“实施健康海南行动”写入其中,并明确要“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使海南人民整体健康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大家普遍认为,这与海南打造“健康岛”“长寿岛”的背景相契合,更与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息息相关。要提升人均预期寿命,就要做好疾病诊治、医疗安全等工作,按照“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要求,通过打破行政区划优化布局、发展医联体、提升信息化等方式,让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省政协委员、海南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川建建议,海南应以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政策优势,引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5G为依托的远程诊疗等新技术、新手段,加速推动前沿医学研究、先进医疗器械研发应用、互联网医院、智慧康养等高水平医疗资源的集聚。为此,海南应该扩大特许政策范围,激发政策引领潜力;突出科技创新特色,打造“高精尖”医疗康养研发品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健康岛”“长寿岛”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省人大代表、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建农建议,政府应鼓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的提供。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开设医疗机构,提供居家养老医疗服务,以满足病人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审核机制,设置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内容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并定期考核以保障居家养老医疗服务质量。
还有不少代表、委员将目光投向了青少年。他们发现,海南海域面积广阔,江河、水库、水塘众多,青少年因盲目进行水上运动导致溺水的历史案例相对较多。近几年,海南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游泳安全知识和游泳技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生存技能和急救能力,还从源头上遏制了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但截至目前,各市县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游泳池、游泳师资不足的情况。
对此,省政协委员、海南中学校长马向阳表示,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要达到“一校一池”的目标很难。各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邻近高校、社区、酒店、游泳俱乐部等游泳场地资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合作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在校外为学生开展游泳教学和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在校外开展游泳教学和训练更需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游泳场地所有方应自觉负起责任,委托开课的学校应做好监督,教育部门应与相关执法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全方位为中小学游泳教育筑牢“安全网”。
“我们学校建起了游泳池,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上游泳课,但游泳师资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省人大代表、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山小学副校长万娇珠希望,教育部门能够会同相关部门,充分整合资源开展教师游泳培训工作,或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游泳师资培训,尽快解决游泳师资紧缺的燃眉之急。此外,她还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尽快研究编制统一的游泳课程教材,为各中小学更好地开展游泳教育提供明确方向。
(本报海口1月17日讯)
省教育厅:加快形成海南特色游泳教育发展格局
力争年底建成300余个游泳池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特约记者 韩小雨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2020年全省要新建、续建中小学游泳池69个,总数达300个,并且确保管好用好、切实发挥作用。”列席本次省两会的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说,省政府提出的任务十分艰巨,但全省教育系统会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确保完成这一目标。
我省高度重视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实施工作。为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普及游泳安全知识和游泳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生存技能和急救能力,从源头上遏制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省政府办公厅于2017年9月1日印发了《海南省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普及游泳教育。
两年多来,各市县充分利用校内游泳场地或校外社会资源开展游泳技能培训,全面启动游泳池建设,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建成一批游泳池,从教师中培训一批兼职游泳指导员和救生员。截至2019年12月底,我省已建成中小学游泳池231个,培训游泳教师1440人,培训中小学生约40万人。
接下来,省教育厅将督促各地各校严格按照游泳池设计和施工要求严把质量关,加快推进游泳池项目建设,坚持“建好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使用一个”原则,确保游泳池早建成、早验收、早使用。游泳池建设和验收工作,将由“每周一报”改为“每日一报”“一池一案”“一池一督”,通过进一步跟踪了解和掌握推进情况,加快推进游泳池建设与验收工作,力争在2020年4月底前完成对已建游泳池的竣工与验收工作,2020年底共建成300个以上游泳池。
同时,省教育厅将继续充分整合资源,开展教师游泳培训工作:一是利用省教育厅游泳师资培训基地——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游泳培训基地举办游泳师资培训班;二是联合省旅文厅举办游泳师资培训班;三是联合省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开展游泳与救生专项安全应急演练培训活动;四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游泳师资培训,力争尽早满足中小学生游泳教育教学需要,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教体结合、充满活力的海南特色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发展格局。
(本报海口1月17日讯)
琼海:多措并举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工作
让村民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
海南日报嘉积1月17日电(记者刘梦晓)“现在卫生院有了超声仪,医生在接受培训之后,诊断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1月16日,在琼海市中原镇中心卫生院,中原镇居民莫伟国说,新增的超声仪成了基层群众的福音,以后一些病在镇上也能被准确地诊断出来了。
2019年年底,由琼海市人民医院承办的“超声定点送医走基层”活动,不仅为琼海市博鳌镇中心卫生院和中原镇中心卫生院送去了超声设备,还邀请了资深专家为基层医生讲课,以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琼海正在打造医疗健康服务新高地,为积极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琼海市卫健委主要负责人说,在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工作中,琼海市致力于推进镇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医疗服务一体化建设,村民不出村、不出镇也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基层卫生院也正逐步建立信息化平台,为居民提供精准的分级诊疗服务。
另一方面,于琼海而言,在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工作中,还包括大力推广学生游泳教育工作。
2019年,琼海在各中小学校建成20个拼装式游泳池,实现每个镇至少有一个游泳池。同时,还下拨游泳教育培训经费350万元到各学校,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游泳教育教学,将游泳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以此减少青少年溺亡率。
今年,琼海将力争实现中小学毕业生人人会游泳的目标。
责任编辑:王思畅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