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动态 | 千里援鄂 勇士逆行——​海南首批援助湖北防控疫情医疗队出发侧记

  千里援鄂 勇士逆行

  ——​我省首批援助湖北防控疫情医疗队出发侧记

  ■ 海南日报记者 李磊 马珂 周晓梦

1月27日, 我省首批援助湖北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医疗队在海口美兰机场集结。出发前,队员手持“抗击疫情 海南义不容辞”内容的横幅齐喊:武汉加油!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1月27日,大年初三。下午6时许,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由海南省12家三级综合医院中青年骨干医护人员和省卫健委工作人员组成的我省首批援助湖北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医疗队队员赶赴海口美兰机场集结。在这里,他们即将挥别亲人与朋友,踏上征途,飞赴千里之外的湖北驰援,赶赴没有硝烟的“战场”。

  “没有动员,选派人员赴湖北支援的消息刚刚发出十几秒,报名的微信消息就刷爆了手机屏幕。”在机场出发大厅,前来送别的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王毅回忆起报名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1月25日正值大年初一,当接到海南省卫健委组建志愿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各科室微信群里,一声声“我报名”的微信纷至沓来。

  “我报名!支援湖北义不容辞!”

  “护士长,我有经验我报名!”

  “我一个人无牵无挂,让我去!”

  ……

  不仅仅是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当接到赴鄂任务后,各家医院的微信工作群也同样被 “我报名”的字幕刷爆屏。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有43名医护人员赴鄂,人数在海南援助湖北医疗队中最多。该院副院长高炳玉介绍,该院在遴选队员时,充分考虑了当地医疗卫生需求,科学地配置了呼吸、重症、急诊、检验等医护人员。

  短短一天时间内,来自12家医院的援鄂医疗队队员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能够在第一批被选中派出赴湖北的队伍中,是医院对我们的信任。现在我丈夫还在临床一线,他还不知道我现在即将出发……”在出发大厅的另一侧,​我省首批援助湖北防控疫情医疗队队员、万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技师张畅说,从接到通知到主动报名再到来到机场,她只用了不到24小时的时间。

  临出发前的早上,张畅给丈夫匆忙打了一个电话,没有正式的道别,就怕丈夫在临床一线工作分心。将家中的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到父母家照看,没有说声再见扭头就走,更怕听见孩子们挽留妈妈的呼声。

  此刻,在所有队员们看来,出发前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就让这些即将出征的战士心中充满温暖与力量。

  “有点不舍,但是也很激动,但对圆满完成此次任务,我还是挺有信心的!” ​我省首批援助湖北防控疫情医疗队队员、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热带病科护理负责人陈芳云告诉记者,由于一直没有确定具体出发时间,也没来得及告诉家人这个消息。临出发前,只告诉了妹妹,还特意叮嘱她要瞒着家里老人,别让二老担心。

  出发前,陈芳云给妹妹发了微信:“我去湖北了,家里就交给你了。” 妹妹当即给她了回复:“你放心地去湖北吧,家里我来照看。” 说话间,泪水已经从陈芳云的眼角滑落。

  “我相信,我们赴鄂医护人员并肩作战,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早日安全归来!”说完,陈芳云擦掉眼角的泪,笑着对记者做了个“必胜”的手势。

  就在队员们在大厅等候出发之时,前来送别的各家医院工作人员也正忙碌着将一箱箱物资办理托运——为了前往湖北支援的医护人员圆满安全完成任务,各家医院的后勤保障部门也为他们准备了必要的物品,其中包括个人洗漱生活用品和防护口罩、应急服装、防护服等防护物品。

  家人的理解,组织的保障,为队员们此次出征增添了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我志愿加入医疗队,我有信心能够完成这次的援助任务,我具备一名应急队员的业务能力,更有一颗热忱的心……”在出发大厅,来自海南省人民医院的医疗队员们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了一份“决心书”,决心书下,是他们摁下的10枚鲜红的手印。

​  1月27日,我省首批援助湖北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医疗队​队员、来自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叶智超和妻子苏爱康拥抱告别。苏爱康在海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一区做护士,交完班就奔向了门诊大厅。在那里,她的丈夫叶智超即将出发。看到马上就要前往机场的丈夫,她忍不住流下眼泪。夫妻二人都是重症专业的护士,在一个单位却不常见面。苏爱康现在怀着身孕,大女儿不到两岁。同为医务人员,她十分支持和理解丈夫的决定。 文/海南日报记者 马珂 通讯员 谭莹 图/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这次去湖北,一定服从组织安排,圆满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这十枚红手印中的其中一个,便是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谢甜。她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习8年,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1年。谢甜告诉海南日报记者:“非典时期我还在实习,导师在一线英勇无畏地抗击非典,这么多年来我深受影响,此次赴鄂,我也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海南日报海口1月27日讯)

责任编辑:邱苗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