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月31日消息(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土豆一元,南瓜一元,冬瓜一元。”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七上午10点,海口菜篮子平价菜便民网点的销售员小张二次补货后,看到有人进店,特意提醒着。为了保障平价菜供应,春节期间,他天天在岗,不仅一天没休息,还主动延长了工作时间,整个春节,把自己“粘”在了网点上。
小张在更新菜价。 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摄
“今天的猪肉到货200斤,跟平常一样,九点就卖空了。”小张一边帮顾客选菜称重,一边聊天,顾客都是附近居民,天天来买菜,跟他很熟络。看着几种绿叶菜快要见底,小张通过微信二次下单,公司送货车很快前来补货。今晨,网点接到的第一批蔬菜有600斤,二次补货后,意味着小张的工作时间要延长至下午四五点。“为了让大家安心吃菜,多干会儿没什么的。”其实,整个春节期间,小张每天忙完都在下午四五点了,工作时间比平日延长了一倍。
小张是临高人,去年11月来到海口南沙路与金濂路交叉处的“菜篮子”平价菜便民网点工作,每天工作时间为早六点到中午11点。小张拿的是月薪,只需要将每天的销售任务完成就可以休息。
小张会提醒每一位进店顾客戴好口罩。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摄
春节期间,小张原打算调休,抽出一两天时间回老家陪父母过年。可是,疫情来了,他留了下来。除夕开始,他每天清晨6点就守在便民点,等公司送货车前来,卸货、摆货,更新当日菜价,这一套工作准备停当后,顾客不歇脚地前来,小张也就一刻不得闲地忙碌起来。偶尔人少的时候,他就到店外抽根烟解解乏。
头几天,前来买菜的居民很多,囤货式购物,小张提醒大家按需购买,可效果甚微。为了让居民们安心,他加大了下单量,总把网点盛菜筐装得满满的,也就一两天,居民们发现“菜篮子”小店天天开,菜很新鲜,品种没少,量还充足,很快恢复到正常购物模式,吃多少买多少,天天吃新鲜菜。
“菜篮子”的菜很新鲜。南海网首席记者 康景林 摄
“不用写我的名字,我就是个打工仔。天天守在网点,来买菜的都是附近居民,都成熟人了。”小张特意叮嘱着,他指了指自己戴的口罩,“这就是旁边小区居民送的,他们都说,现在我的健康很重要,他们都在保护我。”
虽然没能回临高老家过年,能让大家每天吃上新鲜菜,小张感觉自己挺光荣的。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