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返程,体检人员“全副武装”,操作先进的红外热像仪为旅客测体温。但作为防疫的对象,春运返程的主体,我们是否做到了密切配合呢?这要留一个问号。虽然,旅客们都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也自觉佩戴了口罩,这份意识值得肯定。然而,仍有旅客以不正确的方式佩戴口罩,这种做法实难阻挡病毒传播。
戴上口罩不等于为自己贴上了“安全”的标签。首先在口罩的选择上,无纺布、棉质口罩均无法阻挡飞沫传播,只有有滤芯的医用口罩和n95口罩有效。其次 在口罩的佩戴上,直接往嘴巴上一罩就了事?这是错误的,正确方法是先将口罩褶皱下拉,完整包住口鼻,然后紧捏上端金属条使其贴合鼻梁。只有做好以上两点, 才能使口罩发挥功效,然而有多少人是严格按要求做的呢?
抗疫行动中,有驰援前线的“逆行者”,也有马虎应对的“乱行者”。为控制疫情,最先进的仪器已就位,最富经验的医生已就位,最周全的应急方案已就位,万事俱备,就看群众配不配合。其实,民众不是不想配合,也不是没有作为,只是没有正确作为、严格作为,还有许多小细节亟须我们注意。
抗疫仗,是一次合作战斗。要战胜病魔,需要并肩前行的力量,需要主观与客观的严密配合。疫情面前,人人肩上皆有责任。这份责任不因身为医护人员、值岗人员、普通人而有分毫减轻。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担当,戴好口罩虽是“小事”亦是“大爱”。(庄朴)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