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防控 | 企业推迟复工,工资怎么算?法律专家为你解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延长假期、推迟复工、对感染者、疑似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一系列举措有力应对疫情。

  同时,公众也关心背后的法律问题。比如,因公感染病毒是否认定工伤、企业停产停工后工资如何计算,等等。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林嘉。

  1、上班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算工伤吗?

  林嘉: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因密切接触感染者被隔离不能上班,企业能辞退吗?

  林嘉:劳动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疑似感染者、或受隔离者,用人单位需给予必要的医疗期,在医疗期内应支付劳动者必要的劳动报酬,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因疫情导致劳动者不能正常上班的(如交通中断),企业应当给予劳动者必要的假期,企业不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41条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在此期间的工资报酬,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来支付。

  3、企业停产停工了,工资怎么算?

  林嘉:如果企业因疫情原因停产停工,按照人社部的相关规定,停产停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按照当地的相关规定发放生活费。人社部门在特殊时期应当放松批准企业采取综合计算工时制度,以应对企业生产工作的需要,同时尽可能避免上下班高峰,减少人员高度聚集,降低潜在风险。

  4、在延长的假期加班,加班费怎么发?

  林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规定,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2月3日起正常上班。该规定比法定假日延长了2天,关于这两天假期的性质,究竟是法定节日还是公休日存在很大分歧,有认为是法定节日也有认为是公休日。如果定性是法定节日,劳动者在法定节日工作的,企业不可安排补休而应支付劳动报酬;如果定性为公休日,而劳动者在公休日工作的,企业可以安排补休,或者支付劳动报酬。此外,加班的工资报酬标准不同,法定节日加班的,企业按照工资300%支付劳动报酬;公休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企业按照工资200%支付劳动报酬。关于这两天假期的性质,我以为可以定性为“公休日”。理由是:《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为我国法定节日,假期是3天;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2日,同时还规定“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安排补休,为休假期的工资报酬应按照有关政策保障落实”。因此,定性为公休日更合适一些。(徐隽)

原标题:企业推迟复工,工资怎么算?法律专家为你解答

责任编辑:郭微微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看天下

读懂中国放眼全球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