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2月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任桐)2月3日凌晨时分,海南援鄂医疗队成员、来自海南省人民医院的刘莉从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人民医院发回援鄂日记。刘莉是该院援鄂护理组的组长,她用了三天零星的时间写成了这篇日记。日记中,她说,走进疫区、深入疫区,才意识到,最值得敬佩和称赞的,是那些一直坚守的患者,还有那些不抛弃、不放弃的医务工作者们。只希望疫情早些被控制,患者可以全部解除隔离。
海南省人民医院刘莉援鄂日记:
2020年1月31日,进入疫区的第四天,今天终于挤出点时间整理一下杂乱的思绪。自疫情暴发以来,全民铺天盖地地向“逆行”医务工作者致敬,临行前,无数的点赞、无数的祝福、无数的鼓励,两个闺蜜抱着我哭,甚至宝贝幼儿园的老师都发来称赞的信息。
瞬间,我也一度觉得自己是真的很伟大,丢下父母、丢下孩子,奔向武汉。可直至走进疫区、深入疫区、我才意识到,其实,最值得敬佩和称赞的,是那些一直坚守的患者,不抛弃、不放弃的医务工作者们。
1月29日,我们被分配到荆州区疫情最严重的洪湖市,危重患者聚集并逐日激增,感染科护士长自1月17日收治第一例感染病例以来从未休息,经常工作一整天之后,凌晨又被叫来,就这样来来回回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累到腿软,精神上却又像打了鸡血一样。为了一些物资,东奔西走、多方沟通 。
由于疫情越发严重,所有物资都是护士长一个人楼上楼下搬运,除此之外,她还要每天去清理医务人员脱下来的污染防护服、生活垃圾等等,今天她实在不堪重负,大声地痛哭,特别心痛,我能够感受到她的无助。
我们能做的就是跟她一起承担起众多患者的救治责任,小心翼翼,做好防护。由于感染科初始格局的限制,导致病区内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虽有分区,但实际无法达到真正的缓冲及隔离作用,导致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的环境内,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
医疗队队长李娜在请教了我院院感办鲜于主任后,对当地医院提出了尽快调整分区的建议,并得到了大力的支持。三天后,经过不断的讨论和修整,医疗队共同完成了感染区进、出流程;防护服穿脱流程;各班工作职责等等。
同时,由于医疗防护物资紧缺,为了尽量减少防护服的消耗,调整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及班次。为了节省人力,规范流程,王家案护士长自己动手,在病房内安装移动护理站,建立临时治疗室、储物间等,解决了污染区与清洁区的频繁开放的问题,大大地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战“疫”才刚刚开始,为了制定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案,李娜、谢甜主任频频开会至深夜;所有医务人员加班加点的工作,大家虽然心情沉重,却个个信心满满。我们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早日控制疫情,患者全部解除隔离,大家能够松一口气,安全回家。(凑了3天的零星时间,草草地写完了一篇日记。)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