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4天冲在抗疫一线 奶奶病危无法回去看一眼 最忙的一天工作到早上6点 三亚中心医院负压救护车跟车护士江莉
冲在危险第一线
为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江莉(左)和同事准备出车接诊。(本人供图)
凌晨一点,救护车驶入三亚中心医院,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被送进隔离区。过去的14天里,江莉跟着负压救护车一起奔跑在琼南地区的道路上,连接着患者和医院。
“90”后的江莉是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从1月23日开始她就跟着负压救护车接诊疑似和确诊的患者。24小时待命,最忙的时候连着工作了22个小时,穿着防护服的江莉常常一天都顾不上吃饭喝水。“隔离工作”的14天里,江莉用一篇篇日记记录着自己的工作情况和点滴心情,其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南国都市报记者 谭琦
24小时待命 14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1月24日(除夕)晚上10点,做完消杀工作的江莉刚打开饭盒准备吃,手边的电话响了,一名陵水的确诊重症患者急需转运到三亚中心医院进行治疗。
戴头套、口罩,穿上防护服、鞋套,再戴上护目镜和帽子,15分钟后,江莉和负压救护车从医院隔离区出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后,急诊团队担负着琼南地区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的接送和转运,需要24小时待命。“基本上出完一次车,消完毒后马上就要出下一次车,夜里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江莉说,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司机组成一个急救单元组,三亚中心医院共有2组急救人员,轮流出车。
“你们终于来了。”电话那头是患者的家人,由于着急声音带着哭声。确诊的患者是一名六旬老人,先前做了脑出血手术,发烧几日不退,已经陷入昏迷。接上患者,江莉和医生给患者做心电监护、测量血氧、上呼吸机。担架车很沉、患者身上还有许多管路,需要小心护理。“当时我和医生都是女的,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将患者推上3楼的隔离病房。”江莉回忆道。
江莉还没缓过劲来,又一个出车任务来了。“这个除夕夜最终还是在接病人的路上度过,又忙了一个通宵。”江莉在日记里写道。除夕当天,她们从早上8点开始出车,回到隔离区已经是早上6点,做完消杀工作躺在床上,桌上的晚饭已经凉了,窗外的天空已经升起了新春的朝霞。
勇敢的“逆行者” 为自己能出一份力深感自豪
对于患者来说,转诊到病房就可以了。但对于江莉他们来说,还要进行换衣服、洗澡、消毒车辆等近40分钟的消毒工作。“基本上出一次车就要洗一次澡,车辆也要消毒一次,才能接下一个患者。”江莉在日记里提到,往往是刚吃上一口饭,或者头发还没干,就接到任务马上要穿上防护服出车。
在运输过程中,她和医生是离病人最近的人。他们不仅需要多层次的保护,而且还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
“我们要直接与患者接触,第一次出车的时候还是有点害怕,后来觉得担心是多余的。”江莉说,负压救护车能在救治和转运传染病等特殊疾病时,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概率。在隔离区里,江莉看到大家都在为抗击疫情奋战,看到一位位患者康复出院,她心里的害怕也被自豪感击退。
“‘非典’发生的时候我还小,现在我能冲锋在一线,发挥我作为医务人员的价值,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我深感自豪。”空闲的时候,江莉和同事们在一起加油打气,相互鼓励。 “每次我们出车都会一起大喊‘我们出发’,感觉自己就像是阵地前沿的先锋队,我们士气高昂。”
凡人亦英雄 奶奶病危无法回去看一眼
因为每天都要和患者打交道,江莉和跟车医生、司机每天只能在隔离区里待命、生活,感觉有点与世隔绝。
“其实写日记是想给这段特殊的经历做个记录,这是一段特别难得又难忘的日子。”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后,江莉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将自己和同事在抗疫一线的工作、生活记录下来。
江莉在日记里记下了许多隔离区里的温暖小事:同事会送来她喜欢吃的蛋糕、零食和水果,领导也每天都关心她,社会人士送来了援助的物资,家人和朋友也每天给江莉发来鼓励和叮嘱。这些都让她觉得自己并不孤单,让她感到温暖和并肩作战的力量。
在受到鼓励和感动之余,江莉的心中,也有对家人的愧疚。几日前,江莉的奶奶病危住院,家人怕打扰她的工作一直没说,得知消息后的江莉哭了。“做了七年护理工作,在奶奶最需要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都没能去看她一眼。”但江莉明白,身为一线医护人员只能坚守岗位,她希望奶奶能等着她回去见上一面。
做完了14天转运工作,2月6日,江莉走出隔离区交班,但她还要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在隔离区的工作让江莉感触很深,看到许多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冲在一线,她深受鼓舞,目前,她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果疫情还没结束,我还会回到一线岗位上。”江莉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越来越多的病人出院,负压救护车接诊的患者越来越少。
江莉的日记(节选)
1月23日
被告知要去负责负压救护车的出诊,要14天。面对突然到来的疫情,只能和家人“违约”了……
1月24日
今天是除夕,10点多又接到指示要出车,这个除夕夜最终还是在接病人的路上度过了……
1月26日
凌晨五点去另外一个城市接患者,回来已经是中午一点钟,我们早饭还没吃,水也一滴未进……
1月27日
同事送来了亲手制作的热干面,还有爱心人士送来的牛奶、水果,这一切仿佛都在说:你并不孤单……
1月29日
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名患者要出院了!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坚信,我们最终会取得胜利……
责任编辑:王平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