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南国都市报海口2月8日消息(记者 胡丽齐) 2月8日下午,“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在省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组长吕传柱对“发热、密接、疑似和确诊”四类人群的分类管理进行介绍。
吕传柱介绍,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37.3摄氏度。密切接触者就是14天内曾与新冠肺炎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的生活或工作的人比如办公室的同事、同机的乘客,还有包括新冠肺炎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直接接触者等。疑似和确诊患者按照国家第五版诊疗方案由医务人员确定。
“由于一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症状较轻,仅有发热而无肺炎临床表现,但仍有传染性,为控制传染源,分类管理十分必要。” 吕传柱在会上强调,日常发热不等于密切接触,更不能等于疑似或者确诊病例。
当出现轻度发热情况时该怎么办?对此,吕传柱在会上释疑,他表示,如果没有密切接触发病患者,可能就是普通感冒,对可排除疑似的普通发热病人可以门诊治疗或者居家观察。发热,没有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可以拨12345或者12320咨询,由专业人士提供建议,也可以就近就地或者居家对症观察,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自愈,盲目跑到大医院增加交叉感染概率。
当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者病情加重时该怎么办?吕传柱表示,应立即转移至定点机构发热门诊,进入发热病人就诊流程。发热门诊(或诊室)接诊医生诊察病人,通过血常规、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吕传柱强调,“流行病学史特别重要,要及时提供,更不能隐瞒。对于能明确排除疑似的,转至普通门诊就诊;对于无法排除疑似的,定点医院进一步留观。”
此外,会上介绍了海南目前死亡患者的情况。两例死亡患者均是高龄伴严重基础疾病患者,一位是78岁男性,20余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史;另一位是79岁女性,伴有高血压、乙肝、肝硬化病史,确诊患者绝大多数是为轻型与普通病例。
对此,吕传柱表示,公众不要恐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死亡率低于SARS、MERS,尽量不去人群聚集场所,做好个人防护就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如果确需外出到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戴口罩。勤洗手和戴口罩同等重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