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防控 | 援助湖北手记之七:“我们要赶快好起来,让你们都能赶紧回家。”

 

  有十余年护理工作经验的严燕燕在湖北抗击疫情一线。受访者提供

  “今天有两位患者出院,自打我们到来,已经有7位患者出院了!”2月12日中午,严燕燕通过微信,给记者发来这条好消息,这是她到江陵市工作的第15天,也是心情最舒畅的一天。她是海南首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成员,随第六小分队至江陵县人民医院工作,任护士长。几乎同时,微信发来一张图片,她在隔离区门口,右手握拳作加油状,送别患者。

  严燕燕是三亚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有十余年新生儿重症护理工作经验。连日来收治的患者人数在下降,出院的人数在增多,这让燕燕很开心,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些。

  “不能让我们的护理人员打疲劳战。”

  大年初三,海南省首批147人医疗队奔赴湖北荆州,严燕燕就是其中之一。初到江陵,她感到形势比想象中的还要严峻,“他们人手太紧张了。”

  疫情暴发以来,江陵县政府临时征用一所养老院,改建成医院发热病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这里只有5名医生、6名护士,人手非常紧张,同行们夜以继日高负荷地工作着。

  由于病区仓促建立,防控条件不理想、空气消毒机等设备紧张。“最让我们意外的是,病区内没有护工,所有患者的饮食起居,病区垃圾收集等工作均由护士完成。”严燕燕形容第一次见到的工作环境,超出心理准备。

  海南小分队与院方多次沟通,充分协商,对病区进行合理划分,解决了污染区与清洁区频繁开放问题,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不能让我们的护理人员打疲劳战。”严燕燕根据现有人员情况制定了工作职责,科学合理调整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及班次,缩短护理人员值班时间。

  正式上岗前,严燕燕与江陵医院的护士长,分批次对全病区医护人员进行洗手、穿脱防护服等防护知识再培训。挨个练习过关后,才算“出师”。

  上岗后,严燕燕要求队员们不能互相串门,有什么话微信沟通,想开会,一起上微信讨论。“目前,大家生理和心理各方面情况都比较好,没发生什么特殊情况。”

  刚开始,每天都在收治患者,工作量很大,严燕燕守在病区门外,监管每一位护士的防护,成为大家最后一道防护把关人。

  全副武装,燕燕加油。受访者供图

  “我们要赶快好起来,让你们都能赶紧回家。”

  海南团队的加入,支援了当地医护人员,对病人也是一剂强心针。

  刚到病区时,病人得知是海南来的援军,都愿意聊几句。有一天,一位患者对严燕燕说,“我们要赶快好起来,让你们都能赶紧回家。”回忆起这一幕,严燕燕形容当时的心情:特别感动,被理解,被尊重,因为海南团队的到来,让病人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重视,正在调集力量给予帮助,他们的心态都变得积极起来。

  其他队员也时常遇到这种场景,病人和医护人员相互打气,加油,“这种时刻特别温暖”。

  这两天,严燕燕团队收到一位特殊患者,一位38岁的产妇,她丈夫之前已确诊新冠肺炎入院,她也很快确诊了,上午做剖腹产手术,下午就直接就转到发热病区。

  为了更有利于产妇恢复,让她更有安全感,严燕燕将这对夫妻安排在同一间病房。入院后,产妇各方面情况都挺好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医护人员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但是自身的难题只能忍着、扛着。

  穿上全副武装的防护服,一个班下来,里面的衣服全部湿透,紧紧贴在身上,下班换装时,冷得直打颤; 戴乳胶手套工作,不一会儿就捂出汗,几位年轻护士手上长满红疹子,奇痒无比。可是在病区,一刻也不能脱下手套,再痒也得忍着。“我们都有同样的体验,咬咬牙疼痛还能忍受,痒是最让人抓狂的,可忍不住也得忍,否则就会职业暴露。”让严燕燕心疼的,是身边自小在三亚生活的年轻姑娘们,受不了内地的寒冷与干燥,不时有人流鼻血。

  “第一天班,就有流鼻血的。当时我非常担心,我说你能不能上,不能上就不上,身体要紧。可她说没关系,不能第一天就打退堂鼓。”

  严燕燕评价江陵小分队,所有的队员都是积极的,主动的,开朗的,大家都在坚持,而且是必胜的坚持。

  严燕燕为一位留置PICC管的患者输液。受访者供图

  “无愧于职责,就得愧对幼子。”

  有付出,也有暖心收获。江陵方面将大家的吃住行安排得很周到,当地的志愿者会订外卖送去宵夜,还特意配上暖心小卡片。

  有的志愿者主动申请负责海南医疗队的生活管理,要当“生活总管”,大家劝了好半天,才把他劝回去。

  队员们把生活安排得挺好,可思念总是萦绕心头。

  小分队有位医生的孩子很小,他每次跟孩子视频时,孩子总是哭喊着要爸爸。医生说:“现在都不敢跟孩子视频,无愧于职责,就得愧对幼子。”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严燕燕跟着难过,谁都放不下家里的老人与孩子。

  好在女儿已经八岁了,从小就见惯了妈妈随时被召唤去单位抢救病人。每晚跟妈妈视频聊天时,懂事的女儿总在叮嘱妈妈:“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加油,我在家里会乖乖的,我等你回来。”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