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检测人员:与病毒“面对面”24小时不间断“交战”

  检测人员正在检测病例样本。

  南国都市报2月16日讯(记者 梁振文 通讯员 符武月 文/图)在人们进入梦乡的深夜,儋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灯仍然亮着,该中心的检测人员还在挑灯夜“战”,实验室内多个身影在忙碌着,他们承担着新冠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样本的检测工作,每天与病毒“面对面”,24小时不间断“交战”,他们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为的就是防控赢得救治时间。

  高强度的工作

  至少耗费6个小时与病毒博弈

  核酸检测是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从病毒灭活、核酸提取、体系配制、上机扩增到最后结果分析至少用时6个小时。从样本密封箱打开的那一刻起到整个实验结束,检测人员需要至少耗费6个小时的时间与病毒博弈。

  在接到疑似病例样本后,按照操作程序,穿戴好防护用具,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得出最精准的结果。“我们计划每批检测的份数是24份,但是如果有应急的话,我们就必须进行40份大批量的检测。”儋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副科长羊娜告诉记者,他们检验科有8个人负责核酸检测,分三班倒,但标本量大时,甚至四班倒,24小时超负荷运转。疫情暴发以来,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几乎不回家,累了就在休息室睡一会,醒了一头扎进实验室。

  “不仅是我在加班工作,整个团队都在高速运转,这是我们的使命。”儋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阮发妹说,疫情没有结束,就要一直战斗。

  在与疫情赛跑的这段时间里,检验科团队的每个人都承受着超出常人的工作强度,身心俱疲。高强度的工作曾经让检验人员曾日彪体力不支,在走出实验室大门的时候晕倒了。不过,曾日彪起来休息一会后就对阮发妹说:“我没事,我可以坚持。早一分钟确诊,就能让疑似病人快一步接受治疗和隔离,就能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进一步扩散。”

  从1月24日至今的高强度工作,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都咬牙扛住了。不过,检验科的设备却扛不住。2月1日凌晨3时许,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过程中,仪器突然出现故障,负责输出检测结果的电脑突然宕机了。此时已是深夜,技术人员不在现场,检测人员突然紧张了起来,最后阮发妹以丰富的经验排除了仪器故障,为检测结果赢得了时间。而此时,已是早上6点钟。

  检测人员接收标本。

  为了多干一会

  身穿防护服不喝水不上厕所

  “在实验室里提取病毒核酸,过程是高风险的,所以我们都要采取三级个人防护。”检测人员黄天龙说,上机扩增就是要把核酸放大几百倍甚至是几千倍,使病毒量能够被仪器检测出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核酸检测工作无疑是高危的操作环节之一。

  因此,进入实验室的每一位检测人员都要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口罩、手套、脚套,全副武装,这一干少则6小时,多则10小时。

  “我们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6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每次脱下防护服,衣服都会湿透。”检测人员张琳说,为了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他们不敢停下歇息一分钟;为了节约防护用品,他们不敢喝水、不敢吃饭,甚至不敢上厕所。如果实在是没办法需要解决的时候只能带一些成人尿不湿进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1个小时、2个小时……6个小时,体能耗尽、身体承受能力已经接近极限。笨重而闷热的防护服里,是他们湿透了的头发和衣服;厚厚的乳胶手套里,是他们早已被汗水泡得发白的双手。

  儋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团队。

  即使这样,检测人员从未抱怨过,依然坚守岗位,精准检测,只为让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得知结果。他们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印痕。

  工作还在继续,也许今夜又是一个无眠夜。“或许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可是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阮发妹说。

  据了解,儋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是全省5家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之一,负责儋州、昌江、白沙、洋浦等地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核酸检测。1月24日9时,自接到儋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令,检验科团队立即投入检测工作。截至2月13日,检验科8名工作人员累计检测新冠病毒标本942份。枯燥的数字后面,是整个团队不眠不休的辛劳付出。

原标题:儋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检测人员:与病毒“面对面”24小时不间断“交战”

责任编辑:潘春连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