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海口市龙华区选派18名优秀年轻干部先锋队员前往基层一线任职,到辖区部分镇、街道疫情防控一线历练,配合镇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扮演好“支援队”“观察员”“情报员”等角色,参与全面排查、源头管控等重点工作,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龙华区此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疫情防控前线工作,也是一线考察、识别、评价干部的一种形式。
即日起,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联合推出“海口龙华区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系列报道”专题报道,记录优秀年轻干部吃苦在前、勇于奉献,始终坚守在一线的故事。
他在隔离小区奋战14天,做好249人生活保障服务
守好一道门 护好一座城
张小明
每次下班后,抱着孩子玩耍,听3岁的儿子喊声“爸爸“是张小明平常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但自2月1日张小明加入抗疫一线起,他开始每天“躲着”儿子。10多天来,张小明已经习惯了每天早出晚归,和家人分开吃饭,和家人分房休息。“有的小区封闭了,住户的生活需要保障,我作为区委选派到基层的党员干部,必须上。”张小明说。
守好一扇门,护好一座城
1月31日,在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后,海口龙华区城西镇金南苑小区实行封闭式隔离。对此,城西镇成立临时指挥部,广泛组织动员基层力量,入户排查、宣传防疫知识、测量体温、社区进出口24小时值守。
张小明在海口一处封闭小区外值班。
张小明作为龙华区委选派到一线的党员先锋队的队员之一,被任命为指挥部副指挥长。对于已经出现疫情的小区,防控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精准掌握每位住户的信息。于是,张小明和同事们深入各住户做登记调查。然而,得到的不是配合,而是冷漠,抗拒,甚至是恶言相对。面对新的问题,张小明和同事们积极开动脑筋,他们在业主的微信群发布信息,做好入户登记工作的解释,争取住户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夜晚观察灯光、群众相互监督、人员上门摸排等落细落小等方法,经过两天的努力,他们完成了金南苑小区里77户249人的信息登记。
张小明(紫色衣服)为社区居民送去新鲜蔬菜。
“居民无法外出,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楼道里有没有消毒啊,会不会传播病毒?“”小孩老人有病,怎么治?”……金南苑小区刚开始实施封闭式管理时,居民们不免有些慌乱。对此,城西镇临时指挥部成立了一支代购、代办的“跑腿小分队”,每栋楼至少配备一名“跑腿员”,建立微信群专门帮助居民在隔离期间解决日常生活需求。张小明作为副指挥长,在微信群里主动了解居民需求,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按照挂点干部、社区干部、社区医生、管段民警和物业管理员“五位一体”的封闭管理模式,张小明和大家一起,从全面摸排、建立一户一档,到体温检测登记,再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无巨细,亲历亲为。
有一天,张小明正在门岗值班,突然听到吵闹声。原来,6名住户酒店隔离结束想要回小区居住。小区们的业主和物业却很紧张,不同意他们进入。张小明在了解到情况后,考虑到封闭小区情况特殊,主动与6位住户协调,6名住户最终同意入住由镇政府安排的酒店,暂不进入小区。
6人入住酒店后,张小明仍与他们保持联系,向他们做好防疫知识的宣传,并询问对方需求。期间,6人表示需要酒精、体温计和口罩等物资,并希望调换通风的房间,张小明都第一时间协调,做好他们的保障工作。
一日三餐不定时,一家不圆万家圆
为了做好工作,张小明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他和同事们在小区一起吃快餐,吃完后,大家靠在椅子上稍微休息下,又要投入工作。
为避免交叉感染,张小明每天都要等到孩子睡了才回家,回家前都会和爱人打电话,通知她把自己的饭菜送到自己的房间,以便和家人单独隔离,“也许这是对孩子和家人的另一种爱”张小明这样对自己说。
张小明(右)在海口一处封闭小区外值班。
2月14日, 海口龙华区城西镇金南苑小区已经正式结束封闭。截至目前,该小区并未新增新冠肺炎患者。“能控制住疫情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事儿,作为区委选派的干部,哪里的群众需要,我就在哪里出现。”张小明说。
责任编辑:王思畅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