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战“疫” 爱心助农 | 五指山:驻村干部帮“带货” 10天助农销售10万余元

  点击进入专题查看更多内容

  一部手机连两端,一双肩膀挑重担。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解决五指山市通什镇的农产品销路问题,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苏文武变身带货达人,用一部手机连接供需两端,一人肩挑采购、销售、客服、配送等多个角色,仅10天时间,他所搭设的爱心扶贫微信平台已累计助农销售10万余元。

    苏文武正在联系客户取菜。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摄

  瓜菜已成熟 销路却不畅

  2020年1月28日,大年初四,根据统一安排,苏文武返回通什镇应示村开展疫情防控等工作。经过和其他干部们的共同努力,村民的防控意识逐渐增强,可村民的另一件事却让苏文武犯起了愁。

  原来,春节黄金周过后,正是五指山冬季瓜菜集中上市的日子。虽然应示村的种植规模并不大,但对于村民来说,田地里的收成就是一家人的希望。

  苏文武是2018年10月来到应示村的,驻村以来,他就充分发挥派出单位海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的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山里的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向海口的大小社区,累计助农销售近40万元。

  然而,受疫情影响,海口与五指山的客运班车已经停运,原有的销售渠道大多已被迫关闭,“小苏,你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不然就得烂在地里了!”看着村民急切的眼神,苏文武做出了一个决定。

    苏文武在配送过程中帮助市民挑选地瓜。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摄

  旧瓶虽有用 可新酒不易装

  苏文武今年40岁,身高约1米8,是一名转业军人。2月5日左右,苏文武发现五指山市区对于新鲜瓜菜的需求比较大,再加上应示村距离五指山市区又比较近,自己也有助农销售的经验,他就立即通过微信群接龙的原始方式开始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不同于此前野生蜂蜜、蚂蚁鸡、五脚猪等特色农产品,此次更多需要销售的是地瓜叶、空心菜、南瓜等日常瓜菜,产品更新的周期更快,同时每户村民每天的产量又不固定。再者,配送的时间与效率也很难保证。

  2月7日上午8点左右,苏文武开始第一次市区配送,一个小区接着一个小区,直到当天下午3点左右,他才有时间吃午饭。

  一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在余下的时间,苏文武一方面要掌握“库存”,一方面要收集订单,还得在微信群中推荐产品并及时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天,苏文武感觉自己快累趴了,他意识到,必须要改变方式提升效率。

    苏文武在田间地头了解村民收成情况。受访者供图

  开展社群营销 “带货”能力与效率双提升

  经过与其他队员和通什镇有关负责人商量,苏文武提出,在通什镇建立三个收购点,统一收购时间等注意事项,同时将销售范围片区化,规划最佳配送路线。

  苏文武仍旧负责应示村的收购点,他还发动脱贫户黄超加入,由其负责收购农产品与发放销售费用,而他则重点做好客服工作,并抓紧扩大销售网络,优化销售环节。

  为了尽可能保证及时将村民的农产品销售出去,开拓新的市场颇为重要。对于苏文武来说,五指山市内的一个个小区,就如同他的战场。可当前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广大业主知道呢?

  苏文武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通过已有的微信群和在配送过程中认识的新朋友导流,分小区或单位建立新的微信群,并由对方将二维码发至业主群再次导流,进而建立起数十个有购买意愿和需求的微信群,每个群的人数平均在一百人以上。

  苏文武并不是特别清楚社群营销的含义,但他所建立的这些微信群每天都响个不停。最高一天,仅应示村单个收购点就帮助村民销售了6000余元的农产品。

    苏文武在微信群内回复客户提问。微信截图  

    苏文武利用微信群接龙小程序,将待销产品可视化、数据化。微信截图

  订单持续增长,效率就再得提升。这两天,苏文武学会了使用微信群接龙小程序,他上传了待销的农产品名称、规格、价格和图片等内容,不仅改变了以往纯文字的单调推销,而且这个小程序还能自动将购买信息数据化,避免了人工手写订单和联系方式,省去了不少时间与精力。

  如今,苏文武所搭设的爱心扶贫微信平台已平稳运行,无论村民还是市民的反响都很不错。从销售数据来看,截至2月16日晚,销售额已达到105887元。在通什镇的示范带动下,五指山市畅好乡、南圣镇等多个乡镇也开始了网络爱心扶贫行动,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来到了五指山市的诸多小区门前。

  当然苏文武也没有闲着,在继续做好配送等工作的间隙,他趁机教会脱贫户黄超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微信接龙小程序,他希望在以后,这些微信群和线上销售经验能够继续帮助村民奔向美好新生活。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南国都市报五指山2月19日讯 记者 叶俊一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