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南国海南逆行而上,奔赴抗疫“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是勇士,但他们也是常人。他们有情、有爱,也会害怕……但他们一往无前,在隔离病房内奋勇“战斗”,拯救一个个苦难中的生命。他们,就是海南奔赴湖北疫区的医护人员。
今天选取海南省肿瘤医院征战湖北荆州医疗队部分医护的日记,听一听疫情一线的他们那些心里话。
儿子长大了一定带他来荆州 看看我工作奋斗过的地方
作者:海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科护士汪通源
2月18日,小雨
今天,不到1岁的儿子终于给足他老爸面子,叫爸爸了!
从海南出发来荆州前,为防疫需要,我特意剪短了头发。结果,不到1岁的儿子果果,在视频里竟然认不出我来,一连几天都不搭理我,害得我心里很难过。今天,他在视频里“咯咯咯”地对我笑,奶声奶气地喊爸爸,我的心都甜化了。
到荆州后,我是医疗队中的男护士,隔离病房内的苦力活我当仁不让。隔离服中,一天“闷”六七个小时,这种滋味是无法言表的。但工作中的苦,我不在乎,能忍。最难受的,是下班后对孩子和妻子的思念。
进隔离病房工作,加上洗消准备,一个班下来最长时间要10个小时。拖着一身疲惫下班后,最大乐趣就是与儿子视频“聊天”。看着儿子胖嘟嘟的小脸,所有的苦和累都不见了。
我常想,等儿子长大了,一定要带他来荆州,看看我工作奋斗过的地方,告诉儿子,作为白衣天使,爸爸用生命守护生命,没有辜负职业的荣誉!
脱下防护服,汪通源的汗水湿透衣裤。省肿瘤医院供图
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海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护士王海丽
2月23日 ,多云
今天是我到荆州抗疫后,最难过的一天:先后有三位同行倒在工作岗位上,有一位还是海南的。异域山川,风月同天,在疫情灾难袭来之时,明知有危险,但医者职责告诉我们:不能退缩,必须“逆行”!
其实,在报名出征之时,我也曾害怕过、担心过,甚至都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忧。但到了抗疫前线,我才真切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和医务人员的使命担当。
我所在的荆州市荆州区中医院,因医护人员紧缺,外科主任成了消杀人员,高年资的护理部主任,火线自动“降级”,直接进隔离病房担任护士长。当地医院和我搭班的护士姐姐,从疫情开始,一直连续上班,没有下过“战场”。
下班交流,发现她们对眼前的艰辛付出都是发自内心的,每个人没有一丝怨言,相反,她们对抗疫胜利,都满怀一种职业的信心。待到疫情结束,真希望我们海南来的护理团队,都能摘下口罩,在这座城市留下所有人的灿烂笑脸!加油,处在疫情中的每一个人!
王海丽(右一)和搭班的护士姐姐。省肿瘤医院供图
他们说我像“妈妈”
作者:海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林欣
2月21日,多云
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军人的职业告诉我:战场无亚军!在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中,我们必须赢!
因为年资较长,临危受命,我担任了海南支援荆州区中医院20多名护士团队的领队,我深感责任重大。“一个都不能少!”我每天都会像一位唠叨的“妈妈”,叮嘱上岗的护士们,检查防护装备,按流程操作,保护好自己。
这群年轻的护士,好多都才20来岁,和我孩子一般大。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她们可能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呢。但让我欣慰的是,来到“前线”后,她们一个个非常自律、非常能干,每个人真的都很棒。
防护服密闭流汗,闷在里头,一会就干渴难受。我这做“妈妈”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汪通源喜欢吃花生、李艳喜欢吃酸笋……谁喜欢吃辣、谁爱吃甜,我都一一记着。
他们总说,我像他们的“妈妈”。工作中,我们是战友,生活中,我们是家人。孩子们,待到战“疫”胜利之日,“妈妈”一定给你们做好吃的!
林欣正在检查护士们的防护装备。省肿瘤医院供图
我与阿姨有个约定
作者:海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李艳
2月24日,多云
23床的阿姨今天康复出院了,我真替她开心!
出院前,我主动给阿姨做健康宣教,教她如何正确洗手、正确佩戴口罩,鼓励她规律生活,规律饮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阿姨很感激,说我就像她的孩子一样可爱,离别时,阿姨一定要抱抱我。
我说我穿着防护服,怕有病毒,我与阿姨约定:等到战“疫”胜利了,我去找她,再好好抱抱!乐观的阿姨哈哈大笑,并示意“拉钩”约定。
李艳正在给患者打针。省肿瘤医院供图
隔离病房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天都有不期而遇的“小确幸”在温暖着我。23床这位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是面镜子,照出人间温情。每天走进隔离病房,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你们,辛苦了,保护好自己!我想说,也谢谢你们!这场疫情让我感受到更多人间温暖!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南国都市报海口2月25日讯 记者任桐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