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评论 | 系列评论八十:保护野生动物应成价值共识

  3月3日是联合国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全球的主题是“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我国的主题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

  何为全球生命共同体?为何要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这一论题显然已经超越了以往的动物保护理念,即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不是在简单地维系生物多样性,维护动物福利,而是在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生态圈。

  从本质上说,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我们也是地球脆弱生态圈中的一分子。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就是在维护我们脆弱的生态圈,这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圈,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圈。其间的任何破坏、失衡,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造成不可磨灭的灾难。这是大自然用无数惨痛教训告诉我们的逻辑,这是生命的法则,也是自然的规律,更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当前,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人利益受损或行为受限,而对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深恶痛绝,但这只是对损害其利益行为的一种讨伐,并不表明他们已经形成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基本共识。因为一次次的物种入侵、动物病毒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滥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从而“嘴下留情”,自我规避风险。但这只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而非尊重生命、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共识。

  要知道,保护野生动植物,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绝非是“狭隘的利己”所需,也非应对生态破坏、生物入侵的权宜之计,更不是免于民众恐惧疫情的形势所迫,而是不同文明、物种相互共存的价值追求。否则疫情一过,就仍会有人为满足尝鲜猎奇的私欲,对山珍野味垂涎不已;或因为利益诱惑,偷猎盗猎肆无忌惮。

  正如网友所言:“你吃它,跟它商量了吗?”人类虽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但却早已不是当初靠打猎捕鱼为生的低等物种。生物的进化,文明的进步,决定了不同文明和物种可以并且应该相互共存。试想,如果今天我们以“地球主人”自居,任意屠杀我们视为低等生命的物种,并将之视为理所当然;那么明天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对我们进行降维打击,肆意屠杀,我们是否也会视为理所当然?更何况,我们利用现代工具对其他物种进行猎杀,也是不公平的,毫无道德可言。如果我们只看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忽视锄强扶弱的道德要求,那么人类与禽兽何异?

  无论是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还是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6起检察机关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都是利用疫情防控形成的共识、合力及高压态势,将维护生命共同体由社会共识上升成共为的有力举措。然而法律保护,只是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底线要求,而不是最高追求。

  如何织密法律的牢笼,下沉执法力量,坚决打击非法捕猎、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及非法制作、使用野生动物制品等行为;如何学会与野生动植物共存,共同维系地球脆弱的生态平衡,仍需要我们不断付出、探索,为之努力。

  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让保护野生动植物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保障每一个物种都能在其栖息地享有大自然赋予的“生存权益”。也只有我们人类和野生动植物互不侵扰,才能让地球生态多样性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灿烂景象。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韩慧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独家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