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他山之石② | 迪拜自贸港发展的经验与海南借鉴

  迪拜自贸港于1985年由迪拜政府建立,位于迪拜城区西南约50公里处,依托世界第三大港口——杰贝阿里港和建设中的世界最大机场——艾马克图姆国际机场,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阿联酋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全球第一个通过ISO9000国际认证的自贸区。目前,自贸港内企业超过7000家,贸易额占迪拜非石油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25%,已发展成为迪拜的经济中心和世界500强企业竞相聚集的宝地。

  与纽约、伦敦等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迪拜城市起步晚、规模小、底子薄,但短短几十年却造就了世界经济奇迹。从海南角度看,与国内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发达省市以及其他11个自贸区相比,海南建省晚、经济总量小、基础弱、底子薄,在人口、资金、技术、资源上均不占优势,如何弯道超车,同样面临着迪拜当初发展的问题。因此,迪拜的发展经验很值得海南深入研究和借鉴。那么迪拜建设自贸港有哪些好经验、好方法?取经迪拜自贸港建设发展经验,对海南又有哪些启示呢?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实行政企合一的运营和管理机构

  杰贝阿里自贸区管理局(Jebel Ali Free Zone Authority)成立于1985年,实行政企合一的运营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

  该管理局是拥有政府职能的实体公司,母公司为“经济区世界”(Economic Zones World),隶属于“迪拜世界集团”(Dubai World Group)。

  杰贝阿里自贸区管理局实现“一站式”服务,可以直接向投资者颁发营业执照,提供行政管理、工程、能源供应和投资咨询等多种高效服务。

  ▶采取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阿联酋对港口、自由贸易区、海关采取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机构是迪拜港董事局,为政企合一的实体,统一管理、经营港口和自由贸易区,董事会主席为皇室指派,对协商事宜具有最终裁定权。

  货物在区内存储、贸易、加工制造均不征收关税及其它税收,如进入阿联酋关税区时再征税。海关对区内货物采取随时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管。外国货物从海上进出该区均须向海关和港口进行申报。

  迪拜政府在自由区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包括交通、通讯和高速数据传输。区内除中转贸易、加工制造业务以外,其他与之相关的中介服务行业等也可进入,但此类企业均须为阿联酋本国所有,外资企业不得进入。

世界第三大港口——杰贝阿里港

  ▶实行“1+N”产城融合模式

  迪拜自贸区的运行模式可以总结为:一个自贸区(如杰贝·阿里自贸区)结合N各特色产业城(如迪拜金融城、迪拜互联网城、迪拜媒体城等)。

  杰贝·阿里自贸区定位为低投资、低运营的工贸结合型自贸区,专注于物流贸易供应链管理、加工制造再出口等相关业务,主要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功能。而各个特色产业城则发挥人才、资本、技术集聚的作用,实现特色产业的高速发展。

  “1+N”模式成功实现了自贸区与产业的协调发展,释放了自由贸易区的“制度红利”和辐射效应,形成了自贸区与腹地经济的综合性功能网络。

  ▶营造宽松优越的政策和投资环境

  迪拜自贸港允许大部分商品进出。采取一切有利于加快货物流通效率的措施,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外资可100%独资,不受阿联酋公司法中规定的条款的限制;资本和利润可随时100%汇出境外,不受任何金融和货币限制;无外汇管制,货币可自由兑换;税收政策优惠,规定50年内免除公司所得税,公司营业税、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期满后延长15年免税期,无个人所得税,无进出口关税和再出口关税,自贸区内存储、贸易、加工制造均不征收任何税收;海关通关手续和程序简单便捷,办理审批进出口手续、签证等可在24小时内办结;办理投资审批手续7天内即可完成。另外,还有跨国招工不受限制、可向银行抵押不动产等优惠政策。

迪拜互联网科技园 图/拍信

  迪拜自贸区的其他激励政策包括:资本与利润可自由汇出,不受任何限制,这充分保障了外来投资者在资金方面的安全与自由;自贸区内企业可享受免收公司税(有时间限制)、个人所得税、进出口关税的优惠;厂房设备长期租用,一些自贸区可与投资人签订最长25年的厂房设备租用合同,有效保障了投资人的经营稳定性;无最低工资标准和雇用本地员工要求,这使自贸区内的企业能进一步降低劳工成本,在对外贸易中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设立到运营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这使得投资人可在自贸区内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所有手续。

  迪拜案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其由起步晚、基础弱、底子薄的发展阶段快速迈向世界经济发展样板的成功经验。那么对海南建设自贸港有哪些启示?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一看。

  2018年8月,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调研组通过对迪拜自贸港区调研后,提出海南可结合自身特点、优势和发展实际,参考迪拜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是按照全岛“一座大城市”的理念,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功能区分。目前,海南各市县经济发展速度不一,东西发展不平衡,这就必须加强“多规合一”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统筹协调,按照全岛“一座大城市”的理念,做好功能区分。

  二是探索成立具有市场化职能的法定机构。可考虑从行政机构改革角度出发,结合海南实际情况,探索设立法定机构来运营和管理自由贸易港,既可以高效执行政府职能,又有较高权威性和资源动员能力。

  三是建立自贸区智力支撑网络。建议建立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智力支撑网络,可考虑邀请诸如新加坡、荷兰阿姆斯特丹市、迪拜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建立自贸区国际咨询智库网络,吸收世界最前沿的发展理念、最先进的科技技术,高标准、高起点谋划自贸区整体发展战略。

  海南在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海口江东新区建设中体现海南速度、展现美好前景,为海南自贸港开好局营造良好氛围。海南日报记者 李英挺 摄

  四是探索实行“前港+园区(中区)+后城”的产业模式。海南可考虑按照“南北两极带动”的思路,北部以“海澄文”经济圈为中心,南部以“大三亚”经济圈为中心,探索实行“前港+园区(中区)+后城”的产业模式,带动三者有机联动发展。

  五是构建统一管理平台,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建议海南统筹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各行政服务管理部门在功能、政策、监管、法制等方面的整合,做到综合互补平衡。

  六是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服务体系和营商环境。一是加大引进在建筑工程、园林设计、争端仲裁、国际结算、知识产权、海外融资、商业投资策略、跨国贸易、财税融资、购买咨询、审计、评估、注册会计师、国际法、海洋法、商业广告等国际化专业服务机构力度,推进服务要素的聚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国际服务环境;二是充分用好、用活、用足海南特区立法权,为中外投资商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环境;三是可借鉴杰贝阿里自贸区在促进投资便利化方面的做法,给予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在投资、雇工、经营、人员出入境等方面更大便利和自由,进一步简化负面清单的内容,以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且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

海南生态软件园沃克公园。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此外,2019年6月17日至23日,中国南海研究院一行赴阿联酋迪拜和新加坡就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国际人才引进,以及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对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打造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市场腹地和流量经济增长点、优化人才政策和提升人才竞争力提出四点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一是坚持立法先行,让完善、透明的法治环境和多元、便利的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成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的金字招牌;

  二是依托市场吸引人才,依靠政策呵护人才,依赖平台留住人才;

  三是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为目标,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经济结构

  四是从机构设置和专门人才选拔入手,革新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

*资料来源:海南日报、今日海南、南方日报等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林芳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