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 | 王业熹:革命意志坚如铁

■ 海南日报记者 习霁鸿

王业熹1899年8月出生于乐会县(今琼海市)第二区迈汤乡文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初夏,王业熹受党组织派遣回琼崖工作,不久被分配到澄迈中学当教务主任,当时共产党员陈垂斌、郭儒灏也到该校教书。他们以学校为阵地,秘密开展党团活动,在进步学生和青年中发展党员。他们还组织澄迈县革命同志会、澄中学生会、澄中宣传队等,在琼崖西路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陵水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王业熹任主席。在王业熹主持的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陵水全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高潮,重点打击12户大地主,没收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耕种。

1928年冬,王业熹和琼崖苏维埃政府机关及红军130多人一起走上母瑞山,开辟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在母瑞山成立了大山乡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组织群众开荒生产,创办红军干部学校,培养革命干部,为琼崖革命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积蓄了力量。

在全琼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王业熹被选为琼苏政府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在此时间,冯白驹、符明经、王业熹等积极领导人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王业熹还发动苏区群众献粮,组织运输队、担架队,支援红军作战,为打开新局面作出了贡献。

1938年11月,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来建立了统战组织——“琼崖战时党政处”。王业熹受党的派遣到该处工作。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期间,王业熹积极开展统战、民运等项工作,在琼崖各地组织起青年战地工作团、战团青年宣传队、妇女抗敌同志会等群众团体。琼崖沿海地区沦陷后,王业熹等人又在国统区积极组织群众起来破坏公路、桥梁、毁坏敌人炮楼等,阻止日军向内地推进,对抗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由于王业熹长期在敌后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环境恶劣,工作繁重,因而积劳成疾,患了肾病,战争环境下,更是缺医少药,他的病情每况愈下,医治无效,于1947年5月1日在琼中毛贵乡与世长辞,时年48岁。

(海南日报海口4月3日讯)

原标题:海南解放英烈谱 王业熹:革命意志坚如铁

责任编辑:邓洁仪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