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传统的元宵佳节。
山西晚报记者走进朔州市人民医院。252名护士递交印了手印的请战书!181名护士递交火线入党申请书!一份份请战书,一份份火线入党申请书,犹如叠成的一摞厚厚的“生死状”,一句句“我报名”“我请战”,让人忍不住泪目……
疫情就是集结号!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线医护人员坚守阵地已经半个多月了!而把病重的父亲和弟弟“扔在”医院,冲上火线的共产党员邸红艳却说:“现在是特殊时期,只能先紧重要的来!”
“252名护理人员请求上一线”
2月8日9时,山西晚报记者走进朔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时,被两位护士拦住了:“请您等一下,我们给你测一下体温。”
山西晚报记者扭头站在两位护士面前。一把额温枪直抵额头。“好,36度4,您进去吧。”
朔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玉兰带记者走向步行梯。“咱们不是有电梯吗?”李玉兰轻轻一笑说:“非常时期,最好不要乘电梯。”
一边上楼,李玉兰主任一边介绍说,1月26日晚上10点20分,他们以护理部的名义发出了全院倡议书,全院有525名护士,其中就有225人递交了请战书,“她们中有怀孕的、哺乳期的、外出的,还有休假的。”
李玉兰打开一个档案袋,里面全是请战书!每一份请战书上,都按着鲜红的手指印,签着自己的名字。“到2月8日为止,已经有252名护理人员请求上一线!181人提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
翻开一份份请战书,“我护理经验丰富”“疫情就是命令”“救人就是良心”“危难就是召唤”让人热血沸腾;打开一份份火线入党申请书,“请党组织考验我”“先锋队里的战士最勇敢”“我要做冲锋陷阵的尖兵”“共产党员永不退缩”让人心潮澎湃。
李玉兰说:“从1月22日到今天,朔州市人民医院派往一线的医护人员已有50多人。大家谁也没有回过家。刘伟院长一直在确诊患者治疗的朔州市传染病医院指挥。医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共产党员邸红艳的父亲和弟弟都在住院,但她丝毫没有犹豫,走上战场,照料确诊患者。”
“特殊时期,只能先从重要的来”
说起邸红艳,李玉兰主任几度哽咽:“你不知道,她腊月二十八才从北京一家医院把弟弟接回来。安顿好父母一家,她就赶快返回岗位。当时医院已经进入备战,发热门诊启用,收治病房的诊治流程已经规范,她参加了诊治、防护等各方面的培训。当护理部发出倡议时,邸红艳在那一刻没有犹豫,认认真真写下请战书,决定上一线,护理已经确诊的患者!”
2月8日中午,山西晚报记者联系上了正在休息的邸红艳,问她当时是怎么想的?
她说:“现在是特殊时期,只能先从重要的来!”
原来,写好请战书后,邸红艳才把这个决定告诉了父母和爱人。家人一边担心一边鼓励。母亲说,“去哇,你爸和你弟有我哩。”常年在大同铁路局上班的爱人尹国梁说,“这个时候应该上去,孩子有爷爷奶奶照看也放心。”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邸红艳踏实了,但是她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因为父亲常年高血压糖尿病,一直病着。母亲既要在医院伺候弟弟,又要照顾父亲,她担心忙不过来。
“我特别感谢医院领导的关心和爱护。”电话里,邸红艳感激地说:“内分泌科护士长李玉萍、神经外科护士长李彦,和护士姐妹们每日轮流照顾我的老父亲,医院工会专门为我父母、弟弟把每日三餐按时派送到病床前,暖心的照护,默默的支持,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山西晚报记者问邸红艳害怕不害怕?
她笑着说,“刚开始有点儿怕。我们刘伟院长每天都和我们在一起,叮嘱我们做好规范流程上的每一个环节,这几天感觉胆子壮了很多。刘海召护士长和几十名护士姐妹,互相鼓励,互相沟通,护理部主任李玉兰也来传染病医院给大家做心理疏导,消除了紧张情绪,更有信心完成救治任务。”
“你们的护理任务是不是很重?”记者问道。
邸红艳略有迟疑地说,“也还行。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防护靴,护套、护目镜和口罩,把人整个包裹起来。我们打针时,不敢有太大的活动动作,尽量不呼气,以保证一针扎准。如果呼气,气流会模糊护目罩,再加上三层医用手套,既考验技术,更考验毅力耐力。常常是十几分钟就汗流浃背,严实的口罩让人缺氧、呼吸艰难。这种时刻,体力、毅力、耐力尤为关键。在病房里,和患者聊天,隔一会儿就问问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满足他们的要求,以舒缓患者心理,放下思想包袱,尽快痊愈。”
当她得知记者要报道她时,她着急地说:“快不要,快不要!坐镇一线的院长刘伟,重症医学科主任韩彦钧,发热门诊护士长句向平,在这儿没黑没夜的姐妹们,他们都是我的榜样!”
结束采访时,李玉兰主任说:“大家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一线,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一定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原标题:元宵节记者走访朔州市人民医院一线医护人员 我报名!我请战!他们的故事让人泪目
责任编辑:邓洁仪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