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 | 见证印迹·文物:小木船攻坚克难闯海峡

  见证印迹·文物

点击查看南海网专题:征途如虹——纪念海南解放70周年特别报道

  木船装上汽车发动机

  小木船攻坚克难闯海峡

版面截图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展示着一台军绿色的汽车发动机。浓重的机油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虽然久经岁月侵袭,但是发动机上的汽缸体、气门等部分仍保留得较为完整。这台汽车发动机,正是从当年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中使用的机帆船上卸下来的。

  汽车发动机装在木船上

  解放海南岛,要经历艰苦卓绝的渡海战斗。它的胜利承载着无限荣光,开启了一个海岛的新篇章。

  解放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在武器军备上,与国民党部队相比差距甚大。但是,凭借着英明果断的决策、慷慨高昂的士气、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解放军战士一路凯歌前行。当部队一路南下至广东、广西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集结在此的40军、43军士兵迅速调整状态,加强军事训练,为解放海南岛一战做足了准备。然而,人员的准备工作凭借坚强的斗志、刻苦的训练可以完成,但是武器军备的准备工作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当年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力量十分有限。解放战争中,战士们从北到南,一路上缴获了不少国民党部队的武器装备。其中就有当年美国的吉姆西汽车和道奇汽车公司生产的T234卡车。”据海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贾世杰介绍,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与美国道奇汽车公司签订协议,道奇汽车公司为国民党部队专供了3万辆T234汽车。

  渡海作战必须要有船。当时,解放军在征集船只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不光是难以征集到多艘船只,而且征集到的船只大多为传统帆船。因此,拥有舰艇的国民党军咬定解放军过不了海,因为木帆船严重依赖自然风向,不像军舰可进退自如。

  在渡海作战中,船只的功能不仅仅是运输人员过海,许多船只还需“化身”为土炮艇或承担通讯等功能。为了保障海战中军队的通讯、指挥和加强渡海护航船的战斗力,40军、43军等渡海作战部队派工兵营、修械所等单位成立了机帆船修造厂,赶制机帆船。相比普通帆船,机帆船的灵活性更佳。在尝试柴油发动机失败后,技术人员用汽车发动机改装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功。不仅如此,我军还对很多汽车驾驶员加以培训,使其“转型”为机帆船驾驶员。

  “目前收藏在军事博物馆中的这台发动机,是战争胜利后在海南岛发现的。研究人员推断,它应该就是道奇汽车公司生产的,很有可能是从T234中型卡车上卸下来的。”贾世杰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中展示的发动机。(资料图)

  “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

  “接到‘准备协同43军攻取琼崖之战役’的任务后,我们军几位领导兴冲冲来到钦州海边,除了汪洋大海什么也没有。通过向当地群众了解得知,国民党军队撤退时掠走一部分船,还有一部分船被船主藏匿起来,同时得知木帆船可以一夜渡过琼州海峡。对这一调查结果我们感到很振奋,觉得用木帆船可以打败海南岛上的十万残兵败将,随即派出民运部长李树基率一个排并带一部电台,先行到北海开展收集船只工作,目的是及时取得筹船经验,以便指导部队展开工作。”时任第四野战军第40军政治委员的袁升平后来撰文回忆。

  为了消除部分干部的思想顾虑,增强渡海作战的信心,1950年1月6日,40军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了《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讨论了中央军委、毛主席关于海南岛战役的指示和作战方针,围绕当前形势和解放海南岛的重大意义,以及究竟能不能用木帆船渡海作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袁升平回忆道:“会上,我们军的领导明确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的原则,立足用木帆船渡海作战。针对一些同志的顾虑,副军长解方同志代表军党委做了中心发言,指出木帆船作战的好处是:吃水浅,容易选择登陆点,不用换乘,船小灵便,部队分乘可以减少伤亡;其缺点是:不稳定,航速慢,风向水流不稳可能漂乱。克服的办法是:可将部分船只改装摩托或加帆以提高速度;多数船增加桨橹,以防停风;加强船上麻包工事,准备修补器材,以增加强度;加强联络设备,以掌握航行队形。”

  一台小小的汽车发动机犹如一个缩影,既折射出人民军队的无穷智慧,更展示出了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战士攻坚克难、不畏艰险、奋勇直前的宝贵精神,这永不言弃的特质化作民族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链接

  木帆船战胜了铁甲兵舰

  渡海作战,首先要解决的是用什么工具渡海以及渡海时机的问题。是以木帆船为主,还是机器船为主?这是当时战役指导上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到海南岛能否迅速解放。《解码解放海南》(钟业昌著)中提到,战后,《第40军海南岛登陆作战》在总结“主要经验”时,是这样说的:“一般来说,横渡海峡,机器船比木帆船要好得多,可是当时大陆刚解放,不但没有登陆艇,就连发动机也必须到国外购买。如以机器船为主,不仅国家财力所不及,而且当时情况也不允许,这样势必拖延渡海时间,以致贻误战机。”

  邓华在1980年为纪念海南岛解放30周年而作的《雄师飞渡天险 踏破伯陵防线》中回忆说,“渡海作战关键是渡海工具。关于改装机器船问题,兵团和地方在广州收集了百余部改装船的机器送到前方,但大部分太旧,马力小不能使用;又修好了十二艘登陆艇送往前方,也都坏在途中。”

  “机帆船可以克服靠风航行的自然限制,对于类似琼州海峡情况的作战很便利。但搜集机器、选择船只、进行改装,亦相当费时费钱。三个多月我共改装四十九艘。但真正起作用者不过二十艘,有几艘未到启渡场即已损失,另有十余艘是我大军登陆成功后才改装出来的。”李作鹏在《四十三军司令部:解放海南岛本军渡海作战经验总结报告》中说。

  此外,四野首长曾派后勤部政委陈沂和后勤部参谋长罗文到广州,与华南分局商讨到香港去购买机器和机器船只事宜。他们携带几百万银元,准备购买船只和机器。杨迪在《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中记录了此事:“陈沂同志等在香港各工厂、各港口码头,看了几天,没有看中适合于渡海登陆用的船只与机器,国民党在香港的特务却很快发觉了陈沂同志等的行踪,港英当局与美国的情报机关也知道了。他们随即控制了各家可能有机器或船只的厂商,使我们买不到所需物资。最后他们只买了一辆水陆两用汽车,总算没有完全空手而归。”

  邓华回忆说:“野司派人来广州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到港、澳购买登陆艇,但只买到防晕药、罗盘计、救生圈,登陆艇始终没有买到。”《洪学智回忆录》中也写道:“毛主席说的搞大海船很难落实。我们派人到香港也没搞到机器,对木船改装的设想落空了。这样,我们就考虑以木帆船为主,立足于木帆船渡海。(徐辑)

责任编辑:林芳羽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文体

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