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芳。(受访者供图)
2月10日晚,正在湖北荆州支援的三亚中心医院护士江芳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看到手机里有几个未接电话,正想回拨时,看见了姑姑发来的短信——“爷爷走了。”
守住了危重患者的生命,却错过了爷爷最后的电话,江芳抱着手机痛哭。然而,第二天,她还是出现在病区里。
队友们在江芳的防护服上写下“江芳,不哭!”擦去眼泪,江芳把爷爷放在心里,像曾经参加抗美援朝的他一样,决心与新冠病魔战斗到底。
□南国都市报、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记者 谭琦
危重病区人手不足
她主动申请支援
1月26日,三亚中心医院决定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妇产科副护士长江芳第一时间报名。1月27日,江芳随着海南第一批援助湖北的医疗队成员一起奔赴湖北。分配到石首市中医院支援后,江芳原本被分到轻症病房工作,她听说危重病区的人手不足,便主动申请调到危重病区支援。
“95%、90%、93%、87%、90%……”江芳守在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床前,记录着血氧饱和度。“像过山车一样波动很大,情况十分危急。”这是一名正在进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并俯卧位治疗的重症患者,可能是镇静效果不佳,患者有些躁动,江芳寸步不离地守在患者身边,不停地监测、记录、对比,及时向医生反馈,最终为患者争取到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守,是在重症病房护理患者最常见的状态。对于血氧饱和度过低的患者,医生需要根据情况为其进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帮助其呼吸。而俯卧位治疗能更好地帮助患者通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护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24小时一对一的监护,每隔4至6个小时要翻身一次,还要定时清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江芳说,为患者翻身的难度很大,气管插管的患者有些超过150斤,身上插着深静脉置管、心电电极片等多条管路,翻身时最少需要6名医护人员,过程要非常小心,不能压迫管路,否则患者会有生命危险。
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也存在感染的风险。“患者镇静后,许多分泌物会从鼻腔流出,吸痰的时候还会产生气溶胶的喷溅。”一次,患者的分泌物喷到江芳的护目镜上,当时她也有过害怕。“但我想到自己是一名医护人员,病房里还有这么多患者等着,我怎么能退缩呢。”江芳在心里为自己鼓劲。
爷爷最后的心愿
让孙女安心工作
重症病房的工作十分繁忙,前期患者多的时候,江芳常常忙到晚上八九点。
2月10日晚,江芳结束一天的工作,脱下防护服,看到手机上显示几个家人的未接来电,正准备回电话,就看到姑姑发来的信息:“爷爷去世了。”江芳拿着手机愣了好一会儿,放声大哭,一遍一遍地念着:“孙女不孝,孙女不孝。”
江芳从小和爷爷一起生活,备受爷爷疼爱,爷孙感情很深,她未能见到爷爷的最后一面,也错过了老人的最后一通电话,心中十分悲痛。“我是护士,却没能照顾最疼我的爷爷,心中是有些遗憾的。”但江芳并不后悔,“爷爷是抗美援朝的军人,他从小就教育我,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要挺身而出,对工作尽职尽责。”正是受到爷爷的影响,江芳选择做一名护士。家人告诉江芳,爷爷的最后心愿是让孙女安心工作,报效国家。
“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只有履行好职责,才是对爷爷最好的告慰。”第二天,在队友的鼓励下,江芳调整好心情,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家在她的防护服背后写上“江芳,不哭”,为她加油打气。
江芳是江西人,家人对她到湖北支援十分理解和支持。“爷爷一直病着,我们不敢和她说,怕她分心。”江芳的父亲江东生从新闻上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很辛苦,十分担心女儿,一直叮嘱她要做好防护。江东生说,看到女儿守护着许多人的生命,家人都为她感到骄傲。
江芳。(受访者供图)
在湖北奋战的日子
更多的是温暖
除了护理工作外,江芳还是医疗队里的“大姐姐”。
医疗队住的地方离医院有10分钟的步行路程,医护人员每天最晚的交班时间是晚上11点半左右。不值班的时候,江芳主动承担接送大家上班、下班的任务,和同事一路聊聊天也舒缓心情。“大家是一个团队,在外就应该相互照顾。”
“虽然每天很辛苦,但每当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我们的心里就充满成就感。”江芳说,工作后脱下防护服,大家的衣服全部湿透,防护眼罩里布满水汽,每个人的手都脱皮,变得粗糙,脸上留下了一道道被口罩勒压的痕迹……江芳和“石首小分队”的队员们还相互加油打趣说“这是逆行者最美丽的勋章”。
离开石首市中医院那天,海南医疗队的队员们和许多当地的医护人员都哭了。“我们像战友一样,已经成为生死之交,一起奋战的日子让人难忘。”江芳说,当地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常常向他们表示感激,感谢海南医疗队的支援。“我们是相互给予对方力量和信心,共同抗击病毒。”江芳回想起在湖北奋战的日子,更多的是温暖。
这份温暖,像家人的温情一样包裹着江芳。她忘不了爷爷的疼爱,忘不了爷爷说的“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一定要挺身而出”,她忘不了一同奋战的同事和病友,也忘不了这段异乡“抗疫”的经历。
原标题:逆行抗“疫”遭逢爷爷离世 错过最后来电,放声大哭 报效国家告慰爷爷 擦干眼泪再战
责任编辑:王平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