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三亚上空上演日晕景观。通讯员 陈文武 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15日消息(记者 刘丽萍)2020年5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三亚上空上演日晕景观,太阳周围出现了一圈漂亮彩环,像被圆形彩虹拥抱着,场景美轮美奂。市民和游客驻足观望,并纷纷拍照上传到社交平台,罕见的日晕奇观在朋友圈刷屏。
2020年5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三亚上空上演日晕景观。通讯员 陈文武 摄
日晕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而奇观背后的原理也同样引人好奇。日晕如何形成,会不会引起天气变化?对此,南海网记者采访了三亚市气象局气象台台长陈海坚,他表示:“日晕属于一种正常的大气光学现象,三亚每年会出现很多次。”
什么是日晕?
2020年5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三亚上空上演日晕景观。通讯员 陈文武 摄
陈海坚解释,日晕也叫圆虹,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当光线射入云层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有卷层云时,天空中会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同一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一种颜色的光折射到人们的眼睛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天空中有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往往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或两个以上以太阳为中心、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点和光弧,这些光环、光点和光弧统称为晕。
2020年5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三亚上空上演日晕景观。通讯员 陈文武 摄
日晕产生需要哪些条件?据介绍,以太阳为中心的巨大白色环状光晕高挂天空,一般都会在晴天出现,所以晴天、水汽、卷云是日晕形成的必要条件。日晕持续时间短。
日晕多出现于春夏季节,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这个说话准确吗?陈海坚表示,答案是否定的,日晕出现只代表天气发生变化,如短时云量增多,但并不意味着风雨必然到来。
2020年5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三亚上空上演日晕景观。通讯员 陈文武 摄
科普多一点
“观看角度不同,也会呈现不同的效果。”陈海坚告诉记者,比如三亚上空出现日晕奇观,有的人在市区能看到,在山区就看不到了,因为角度不同。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据悉,日晕“家族”庞大,除了美丽的环形外,有时还会呈现弧状、光点状,甚至是多彩的。这主要取决冰晶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以及光的入射角度。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