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候鸟”叶永烈:缱绻海之南

《叶永烈科普全集》。(资料图片)

作家叶永烈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5月15日,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

这位“一辈子的码字匠”,为世界留下了3500万字的文学遗产——从20岁起参与编写、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到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笔尖传递感悟写成的《行走美国》等游记,再到直面现实问题、向历史深处掘进而得的《红色的起点》等报告文学……他的一生都在行走、追问和记录。

鲜有人知的是,叶老还与海南有着一段深厚的不解之缘,又或者说,海南为其晚年的写作注入了更多灵感和动力——自2005年在海口买下一套居室,并于2009年被推举为旅居海南文艺家联谊会副主席后,他便开始了美国、上海、台湾、海南四地“迁徙”的“候鸟”生活。

叶老曾说,这四地中,他尤其热爱海南。每当这只“候鸟”飞回这片被他称作“写作根据地”的南国海岛,心中就满是欢喜:“这是让我脱离了人际羁绊,能真正安下心来写作和生活的地方。”

科普作家:

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

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

用“年少成名”这个词形容叶老绝不为过。早在青少年时,他的写作天赋就展露无遗。

1951年,11岁的他开始发表诗作;1958年,18岁的他开始发表科学小品;1959年,19岁的他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20岁的他正式成为一名科普作家,作为主要作者参与编写了轰动一时、热销超半个世纪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60年来,这套书先后发行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也是他们难忘的童年回忆。从第一版到第六版,叶老全程参与编写:“从20岁写到70多岁,我见证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成长,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以古稀高龄参与科普启蒙读物的编写并不容易。尤其是,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和第五版相比,有近九成都是全新的“为什么”。为了回答这些紧跟时代潮流的“为什么”,如与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三聚氰胺等相关的问题,叶老不仅要大量查阅书籍温故知新,还要长期跟踪相关新闻报道和事态进展,并通过灵巧的手法将答案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

他曾在2013年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之际对海南日报记者讲道:“我想告诉大家,什么时代唱什么歌,每个时代提出的‘为什么’都有所不同。我想在有生之年,沿着时代发展的轨迹,带领人们不断去探究某个领域的巨大变迁。”

让叶老感到欣慰的是,这一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和此前5个版本一样,一经面世就引发了购买热潮。他印象深刻,一场签售会上,一位20多岁的女读者为腹中的孩子提前买了书:“我从小读着《十万个为什么》长大,希望今后我的孩子也能在这套书中得到‘营养’。”

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叶老的科普作品中,更贯穿了他的创作生命。他所著的《“四人帮”兴亡》先后出版了5个版本,30年间修改和增补都没有停止过,“采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突破,原本不能呈现的内容可以增加、错误的内容需要修正,我们要从长远来看待历史。”

旧闻记者:

从旧闻里挖新闻

尽管这套《十万个为什么》和后来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三部曲带来的盛誉,已经足够叶老受用半生,但他从未因受名利羁绊而停下脚步。用叶老好友、海南知名作家蔡葩的话来说,“他像记者一样,永远行走在路上。”

进入中年之后,有感于科普作品不能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和人生世态的看法,叶老转而进入到纪实文学作品的创作。120余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150万字的长篇系列《“四人帮”传》,300万字的七卷本《叶永烈自选集》,以及《陈伯达传》《陈云全传》《胡乔木传》《马思聪传》等长篇著作,让他完成了从一位科普作家到纪实文学作家的成功转型,摇身成为了一个扬名中外的“旧闻记者”。

“旧闻记者”这一定位颇得叶老认同:“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从旧闻里头挖掘新闻’,无论写成什么,都是自己用心的结果。”为了确保作品史观正确、史实准确,他把工作时间分成两半,一半“泡”在档案馆、图书馆里查阅史料,一半用于面对面地采访亲历者、见证者。

根据媒体报道,为了写作《红色的起点》,他收集了大量资料,并采访了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的大量当事人,充分了解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过程和细节。中共党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杨云若这样评价:“《红色的起点》集中解决了若干含糊不清的问题,把党成立之前的有关事件和人物交代得一清二楚,既是一本优秀的报告文学著作,又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长期从事口述历史工作的蔡葩认为,在口述历史方面,叶老的很多采访经验很值得借鉴。

“叶老曾说,做口述历史工作,一定要有锐利的目光,一定要讲究技巧,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定要有细致的工作态度,才能打开历史老人头脑中的记忆宝库。”蔡葩记得,叶老有一个坚持了数十年的工作习惯,就是采访一定要录音或录像,因为笔记毕竟不能完全跟上口述的速度,有了可以反复听核的录音或录像,可以避免遗漏、避免讹误,“他保存的逾千盘录音磁带,已经成为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其价值远远超过磁带本身。”

缱绻候鸟:

海南是“写作根据地”

犹记2013年10月,海南日报记者第一次见到叶老,缘于海南省作家协会组织了第二次“走进阳光地带———著名作家海南行”活动。叶老及夫人乘坐夜班机抵达海口,笑言自己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口呼吸海南的空气,再好好看看那些“好久不见的椰子树”。

“我的长子一家在台北,次子一家在美国,我和内子在上海。我每年都在这‘三度空间’游走,后来又多了一个海南。”每每谈及海南这个“新家”,叶老不吝溢美之词,“海南的阳光、空气、美食,还有朴实的百姓、简单的人事,都是我十分向往的。”

在海南居住和写作的日子里,叶老每日晨起便伏案写作,下午则携手夫人外出观影或购物,有时也同往各市县旅游采风。在潮起潮落中漫步听海,或在热带雨林中探寻自然之美,无一不让夫妇二人享乐其中。

蔡葩回忆,在浙江温州出生的叶老很喜欢海南的海鲜,而叶夫人正是做海鲜的好手。来海口没多久,他们就对各大海鲜市场熟门熟路,叶夫人曾以权威的口吻对蔡葩说,买海鲜,海口是最合算的!他们常常不问价钱,只管挑新鲜漂亮的买,用海产品把家里冰箱装得满满当当。

几年前那次碰面,叶老夫妇热情邀请海南日报记者共用晚餐。在海口一家街边小店,二老分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蟹粥。席间,叶夫人将大块的蟹肉细心挑拣出来,全数夹到丈夫的碗中;叶老则一边打听蟹粥的做法,一边掏出相机对着粥碗拍了又拍,神色欢喜。

这个颇有年头的小相机,如同叶老的另一双眼睛。每次出门,他都不忘在腰间别上。它操作简单,看似平凡,却记录着夫妇俩行走各地的所见所闻——“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中的配图多是由它孕育诞生。可想而知,这个小小的方盒子里,也曾储存了海南几多美景、街市、趣物和人情。

“在海南写作,是人生一大享受。这里是让我们脱离了人际羁绊能真正安下心来写作和生活的地方。”随着年岁渐老,叶老这只“候鸟”飞来海南的频率越来越高,留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曾快意走遍世界、看过千山万水的他,愿意为这片土地停住脚步,在洒满阳光的海口居所里,让科幻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在笔尖交织。他把海南称为“写作根据地”。

叶老曾说,“作品是凝固的时间、凝固的生命”,这位“一辈子的码字匠”,用充满力量的文字,长久地给读者以滋养,长久地畅游于天地之间。

原标题:“候鸟”叶永烈 缱绻海之南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