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紧扣“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

  5月30日,俯瞰加速建设中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崖州湾科技城。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海南日报记者 罗霞

  南海之滨,浪激潮涌。

  全国两会期间,海南受到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等六大报告都明确提出支持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今天的海南,在“三个大考”中,砥砺初心、奋勇前进。

  “在这里,我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留下殷殷期望。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

  “决不能让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我们手上错失!”省委书记刘赐贵话语斩钉截铁。

  两年多来,海南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央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的部署,以“一天当三天用” 的干劲,紧扣“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抢抓机遇、谋定后动、蹄疾步稳,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在这道关乎国家战略全局的时代考题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

  凝心聚力

  深学笃行聚伟力

  “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总体方案确定的试点任务实施率已达97%,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4月13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对外介绍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时,这样形容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的成果。

  在这份成绩单中,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国际开放度明显提高、市场主体加速集聚、制度创新成效明显、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等特点突出,成为发展的亮点。

  成绩,筑牢的是发展基石,体现的是奋进与担当。

  刘赐贵反复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新时代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使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省广大干部一定要拿出“一天当三天用” “不惜脱几层皮”的干劲,紧锣密鼓、日夜兼程抓好学习贯彻落实,切实把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深学才能笃行。从省委全会、省委常委会会议到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百日大研讨大行动;从机关团体,到部队院校,再到城镇乡村;从专题培训,到领导干部周末学习专题讲座,再到党政代表团赴外取经……“4·13”以来,这样的学习从未止步,这样的学习从未松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确保各项要求在琼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知必行,行必恒。省委对标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细化分解了350多项任务;相继召开省委七届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会,以全会这种地方党组织最高机构的名义审议通过系列重要文件,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对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学好用好“1+N”政策体系、努力发挥政策最大效应;加快制度创新、突出体现制度创新的全面全域、系统集成,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进程,制定《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并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以开展“百日大招商(项目)”“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项改革政策全面落实百日大行动”等系列“百日”活动为抓手,解决突出问题,检验干部作风;着力培育壮大十二个重点产业,压茬推进项目集中开工和签约活动;以脱贫攻坚为突破口,以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实行最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全力保供稳价,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部署开展“政策落实年”。

  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海南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在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上不断取得新收获。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海南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以及启动覆盖全省范围的“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大力弘扬特区精神、椰树精神,激发起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人人争当实干家、不当评论家,争当实践者、不当观察员”,海南儿女将奋进的身姿印刻在为建设海南自贸港打牢坚实基础、营造良好氛围的火热画卷中。在这一进程中,海南收获了发展,也收获了昂扬奋进的磅礴力量。

  厚植基因

  做足改革开放文章

  “全国首创”。

  最近,医疗和药品协同监管等我省2020年第一批6项制度创新案例获发布。去年,我省已陆续发布6批71项制度创新案例。不少人注意到,这些案例中,很多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

  “感谢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5月13日,在乐城先行区博鳌国际医院内,患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65岁患者吴先生终于等到CTLA-4救命药——“伊匹单抗”。“成立全国首个‘卫生+药品’一体化监管部门等创新举措,使得在乐城先行区快速用上‘救命药’成为可能。”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处在疫情影响之中的海南,今年以来屡屡传来创新发展的消息:省委、省政府启动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向外界释放出海南鼓励改革、激励创新的鲜明导向和强烈信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管理体制的决定》,提出推动法定机构改革、简政放权等举措,发挥重点园区对自贸港建设的引擎带动作用,努力把园区打造成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这一战略定位,要求海南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从建省办经济特区到建设国际旅游岛,再到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是党中央对我们一以贯之的要求。”刘赐贵在部署制度创新工作时开宗明义,“找准制度创新着力点,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从自贸试验区建设实际出发,支持鼓励所有突破传统体制束缚、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新做法。要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意见,推动解决实际问题。要注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当好改革开放 ‘试验田’。”

  省级党政机构改革率先基本完成;先后实施建立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等18个先导性项目;深化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启动市县“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试点,实施商事登记“全省通办”,推行极简审批,在一些园区实行“一园一策”,“六个试行”极简审批做法被国务院列入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先后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40项措施和29项措施,省国际经济发展局、省大数据管理局、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等法定机构成立运行;着眼于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的基本要求,构建一体化大数据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政务系统和数据100%共享,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全省全域一体化的大网络、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的信息化体系架构,实现全天候、实时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出岛信息监管……

  “上午在家里登录‘海南e登记’系统登记注册,凭着审批通过的短信,当天下午就领取到了《营业执照》和公章等,实在是太快了。”近日,海口禾生太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云大铭感慨道。据统计,2019年,海南新增市场主体24.44万户,同比增长70.82%,平均日增670户,跑出了“加速度”。

  坚持开放为先,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使命。海南需要注入更多开放创新力量,在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上加快发力。

  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放宽59国入境免签政策并为境外人才提供更大便利;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南升级版,创新设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成功实现琼港澳游艇自由行,放宽临时入境驾驶许可;实施“百国千企”计划;博鳌亚洲论坛“美丽乡村会客厅”开门迎客,成功举办两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全面启动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柬埔寨驻海口总领事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在海南设立的首个领事机构;加快民航机场建设,用好第三、四、五航权,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开通境外航线100条的目标任务;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和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把海南建设成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随着一系列开放政策和举措的实施,海南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世界关注的目光越聚越多,海内外各类企业、各类人才加速齐聚海南。

  海南大力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4·13”以来,截至今年1月,全省重点用人单位共引进人才8.3万多人、同口径增长4.2倍,7700多名国际人才来琼工作、同口径增长52%。

  “用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开放的海南提出把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一起作为发展的“两大本钱”和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33家企业被认定为总部企业,2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入驻海南。

  “去年以来,中远海运(香港)、新加坡淡马锡集团、普洛斯集团等在行业中具有‘头羊效应’的外资企业纷纷进驻海南,海南投资主体质量进一步提升。”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发力——海南打出开放组合拳,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统计数字显示,2019年,海南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8家,增长102.4%,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超过100%,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连续两年翻番;货物贸易进出口905.9亿元,同比增长6.8%,是全国平均增速的2倍,海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进一步加强;服务进出口 219.7亿元,增长20.3%,实现服务贸易顺差6.53亿元。今年前4个月,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52.33%。

 

  俯瞰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严守“本钱”

  践行“两山”理念

  热带雨林,美丽而神奇的海南宝藏。

  久居在此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高峰村村民,近期全部“搬了家”——去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正式启动。高峰村成为第一个生态搬迁的村庄。

  而在吊罗山,这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对外开放的第一站,将闲置厂房等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改造成驿站后,迎来了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一增一减之间,变的是人气,不变的是发展理念。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何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经验、作出表率,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是摆在海南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今年1月,海南首个雨林高空漂流项目在琼中百花岭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正式开漂。“今年琼中将积极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生态修复、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并以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为抓手,高标准谋划一批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张数字地图游琼中’。”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与海南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刘赐贵强调,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海南的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清醒认识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责任和紧迫任务。

  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指出,碧海蓝天、青山绿水是海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子孙后代的“饭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损害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不能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顶着压力也要上。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去年1月23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传递出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舞人心的消息。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海南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以最严的规划、最严的措施、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海南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基础保障和特色优势,严格落实省委七届二次全会通过的生态文明建设30条决定。

  一批标志性工程得到推动——《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出台,在全国率先提出“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加快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揭牌成立;“禁塑令”出台,明确到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

  “4·13”以来,全省干群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到了一股勇于自我革新、敢于直面问题的“猛”劲儿!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发展观,经历着重塑——海南改革省对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取消三分之二市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考核。出台项目建设用地效益标准,提高投资项目的供地门槛。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对标世界一流——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下降,由2018年的18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19年的16微克/立方米。

  一场接着一场的“环保风暴”,动真碰硬——全面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工作,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短板,加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持续吹响——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持续开展,以管控机动车排放、烟花爆竹燃放、槟榔加工污染为重点,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重点水体水质达标率上升3.4个百分点。

  突出顶层设计、突出补齐短板、突出长远长效……从城市到农村,从山林到田草再到湖海,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在琼岛大地铺展。绿色,已经成为海南永恒的发展底色和最大竞争优势。

  深挖潜力

  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您买够5件有七五折优惠”“这款隔离霜目前暂时无货”……近日,在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内,导购员符海清忙着为顾客解答问题、推荐商品。当天,该店推出系列主题优惠让利活动,吸引来一波又一波的购物客流。

  离岛免税购物是海南旅游的“金字招牌”。2019年海南离岛免税品销售1819.9万件、销售金额134.9亿元,创历史新高。自2011年4月20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施,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海关共监管销售离岛免税品7200.1万件,销售金额550.7亿元人民币,购物人数1609.7万人次。

  “我们正在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海南自贸港早期安排,研究优化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扩大免税商品种类,构建更加开放便利的岛内居民日用消费品购物政策体系。”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

  两年多来,海南切实担负起中央赋予的重大使命,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开放旅游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向着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快步迈进。

  去年10月1日,海南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拉开帷幕。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起步和应对消费下行压力的重要抓手。

  《海南省促进消费若干意见(2019-2020年)》出台,提出重点推进17项措施,促进消费稳步发展。《海南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出台,重点从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完善促进实物消费结构升级等6大方面实施26项具体任务。

  国家发改委2018年年底发布《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海南基本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到2035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旅游消费目的地。

  得益于海南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等一系列举措的推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迈开大步。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入境人员免考申领临时驾照等政策相继落地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持续优化,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现“空、海、铁”全覆盖。

  新产品新业态涌现——草莓音乐节、湖南卫视海口跨年演唱会、三亚国际音乐节等演出活动层出不穷,文化消费成为一大亮点;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海口免税店、博鳌免税店陆续开业,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麦迪卡斯水乐园试营业;低空、露营、游艇、邮轮、康养等“海陆空”新产品不断推出;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得到积极推进。

  国际化水平提高——海南百余条境外航线开通,海南“四小时八小时飞行经济圈”基本形成;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举行,明星云集、活动丰富、平台延伸,越来越具有“国际范”。

  为促进旅游经济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我省从财税金融、项目落地、推广营销、产业融合等六个层面出台《海南省旅游业疫后重振计划——振兴旅游业三十条行动措施(2020-2021年)》。

  5月30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在海口与中国旅游集团等央企举行座谈。中国旅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表示,中旅集团将牢牢把握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千载难逢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加快相关配套项目建设,把国内游的重点市场放在海南,通过进一步丰富离岛免税商品种类,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有效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全力完成年度目标,助力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实施之年,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的海南,站上新起点,满怀激情逐梦自贸港。

  (本报海口5月31日讯)

原标题:海南紧扣“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 自贸东风劲 奋楫逐梦行

责任编辑:王平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时政

权威报道一网打尽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