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正向涛头立——写在省委七届八次全会隆重召开、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之际

  弄潮正向涛头立

  ——写在省委七届八次全会隆重召开、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之际

  蓝天白云下,俯瞰正在加紧建设中的海口江东新区。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 特约记者 董三仁

  人间仲夏,万物蓬勃。南海之上,大潮奔涌。九霄之下,风鹏同举。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就在这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豪情似火、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就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向全球公开发布。这是令世界十分瞩目、举国倍加关切、全省极大振奋、必将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史册的大事,也标志着海南全省上下全面进入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的伟大征程。

  6月10日,省委七届八次全会隆重召开,全面系统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必将更好团结带领全省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伟大事业奋勇推向前进。

  “两个大局”立题

  长风起于海上

  空中俯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南海网记者 刘洋 摄

  一切非凡谋划,皆因非凡形势。一切重大时刻,皆有因缘际会。

  两年前的春夏之交,草木葳蕤、万象更新。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向世界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随后的4月13日,他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

  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时,海南、广东、上海、浙江等开放前沿备受外界关注。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4·13”重要讲话时,海内外更加热切关注和思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何以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当今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时,社会各界更加深刻体会到,只有看懂国际国内发展大局的深刻内涵,才能看懂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源流初心、重大使命和光明前程。

  所谓“两个大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制胜之道。因此把握国内国际大局的关键,就是识别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100多年前,以蒸汽机和电力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成熟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以世界大战的极端和野蛮方式建立秩序。也正是在那时,以“五四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标志,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争取复兴的事业开始焕然一新。

  100多年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大国博弈成为影响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变量。今天的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的逆风和回头浪,眼下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些问题更加凸显。毫无疑问,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路径、模式和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从百年风雨兼程中走来,向百年未有变局中走去,该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只有真正经历苦难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认同协和万邦的民族,才懂得对世界的责任。就在经济全球化总体趋势不变、具体形势大变的当前,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并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国际格局的演变、中华民族的复兴、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具有叠加性、同步性、长期性,从根本上看都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登高望远,方能认清潮流;认清潮流,则能因势利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规律的科学把握,在波诡云谲的世界局势中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推动者、贡献者,并努力完善和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

  面向经济活跃的亚太地区、背靠蓬勃兴旺的国内市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就是中国完善和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谋划。这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也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一个更加开放进取的中国,将同产业水平分工和垂直整合不可逆转的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提升,带来更加繁荣进步的中国和世界。

  “三个亲自”布局

  长策振于今时

  空中俯瞰海口江东新区。南海网记者 刘洋 摄

  在百年交会的关键时期,在两洋交会的关键节点,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的第一个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应运而生,但酝酿绝非一时。这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由贸易港的关注和谋划由来已久,海南对自由贸易港的憧憬和梦想也由来已久。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

  青年时代的习近平,曾陪同父亲习仲勋到海南考察。也正是在那一时期,习仲勋提出“怎么开放海南”的时代之问和“以开放促开发”的全新思路。1986年,习近平在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一线领导者、拓荒者、建设者,为落实邓小平“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厦门题词,已经着手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发展之路,并于1987年带队到新加坡实地考察调研,开创性地提出建设“自由港型的经济特区”的具体构想。

  针对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邓小平同志也有意比照和实行香港等自由贸易港相关政策,指出在我国“还要造几个香港”。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海南立足于“放胆发展生产力”的使命和愿望,提出“要重点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境外人员、外汇、货物进出自由的各项具体政策。我们的政策‘特’不‘特’,取决于‘三个自由’的开放程度。”但这一切,因海南历史上经历的“大起大落”教训而未能有效实施。

  斗转星移,初心如昨。

  当前,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条件更加成熟、准备更加充分,时间更加紧迫、成效更可预期。

  2013年4月,对海南开放和海南百姓念兹在兹的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后视察海南,他深情回顾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的“如果用20年时间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那就是很大的胜利”等重要论述,指出“如果把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很有说服力,就能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也就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并要求海南“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支持海南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要出台一份支持和引导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综合性指导文件,要求海南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大胆探索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努力开创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当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35个部委组成的国家调研组到海南实地调研,对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港的建议,中央改革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开展综合性指导文件的深入研究起草过程中,给予重点考量。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发表“4·13”重要讲话,向全世界郑重宣布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央随即印发12号文件,首次明确指出“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的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国家战略花落海南,海南被推到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这其中很多的重大制度和措施安排,都能从习近平总书记此前的思考和谋划中找到一以贯之的渊源对应。比如在建设方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旗帜鲜明强调,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另一方面自由贸易港不可照搬,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这与他早年在厦门时所说“立足中国实际”“不能全搬新加坡的模式,更不能搬用香港的模式,可以把它们作为重要参考”有相似之处。比如在推进策略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要求,与当年厦门“分阶段、分区域”思路有相似之处。比如在产业导向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与2010年4月视察海南时提出“鼓励和引导外资投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海南特色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2013年4月视察海南时提出“除了旅游业、服务业以外”还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一脉相承。再比如在具体目标上,“4·13”重要讲话提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也是与习近平总书记2010年4月视察海南时提出“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2013年4月视察海南时提出“实行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旅游等政策”等要求遥相呼应的。

  掌舵领航,关切备至。

  发表“4·13”重要讲话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先后12次就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逐步探索”“加快探索”“加快推进”等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可谓倾注心血、用意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5日第一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抓紧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在2019年6月28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发言中指出,加快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进程;在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紧接着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海南出席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交接仪式时,又对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工作给予悉心指导。

  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指示和亲临海南指导的同一时期,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中央领导同志,也亲临海南或作出指示,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关工作给予大力指导支持。

  在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港小铲滩码头,轮船忙着装卸集装箱。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2018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成立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由韩正同志任组长、胡春华和何立峰同志任副组长,并建立健全“中央统筹、部门支持、省抓落实”的强有力推动落实工作机制,迄今已召开3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2次领导小组办公会议、1次专家和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事项,推动解决了一大批难点堵点问题。这期间,中央和国家30多个部门专门制定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案,18个部委联合印发支持海南试点30项其它自由贸易试验区施行政策,“1+N”政策体系相继确立并扎实推进。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也正式提上国家立法日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等六大报告均写入“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关注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2020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就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即将公开发布前夕的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可以说,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理论构想、实践路径、政策安排、部署节奏,几乎每个重点内容、每个重大步骤、每个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从始至终都在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

  6月1日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向全球公开发布,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部署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目标、原则、步骤、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把握大势,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不管国际风云变幻、风吹浪打,也一定能如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坚定自信,充分体现了对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发展的铿锵誓言的坚定践行,充分体现了对海南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支持、对海南党员干部的高度信任和对海南各族人民的深情牵挂。

  惟有凝心聚力

  才堪担当重任

  海口港看海口湾。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汪承贤 摄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紧随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步伐的,是省委、省政府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只争朝夕推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决策部署在海南落地生根。

  2017年4月,新的省委班子在成立第一天,就原原本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主题,也是这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随后,省委就海南新一个30年的发展思路进行调查研究,并向中央呈报关于支持海南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请示,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要求出台支持和引导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综合性指导文件,努力开创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的重要讲话精神和2017年6月的重要批示精神,省委从6月到9月开展全省“百日大研讨大行动”,进一步深化认识、实化措施,随后进一步配合有关中央和国家部门开展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相关研究工作。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发表“4·13”重要讲话,中央随即印发12号文件,让全省上下极大振奋。面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和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省委召开全会、常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赴国内外学习考察,推动原原本本、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学习;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等省领导组成11个党政代表团,分赴全国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学习取经;创新举办领导干部周末学习专题讲座,邀请文件制定者主讲政策原义、落实要旨;第一时间将之细化分解为350多项任务,做到挂图作战、按期督查;相继召开七届省委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会进行全面部署落实,做到蹄疾步稳、谋定而动。

  海南自由贸易港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930多万海南人民的自由贸易港,也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前无古人、世无先例、需要大胆探索创新的伟大事业,到底该如何深入研究和推进,怎么才能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2019年2月,省委书记刘赐贵率团到迪拜、新加坡、香港这三个世界公认最成功的自由贸易港实地考察。省委经过研讨,提出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今世界自贸港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双边及多边贸易投资协定的成熟规则、充分体现国内扩大开放领域的最先进做法的“三个充分体现”原则,不断深化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的研究,推动相关工作落地。

  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配套文件尚未出台时,省委、省政府没有等待,而是梳理落实海口江东新区、三亚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18个先导性项目,把能干的事先干起来。在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1+N政策体系陆续出台时,省委、省政府立即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抓落实。在中央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时,海南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同步积极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研究,省委成立起草专班,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封闭办公,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不休息,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形成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建议稿和16个具体配套文件,并反复推敲打磨,3个月内修改20余稿。这些研究成果得到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海南办)、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以及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为中央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在这个过程中,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每10天听取一次专题汇报,指导文件修改完善;多次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全程与海南办密切沟通、无缝对接。多位省领导多次赴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表达诉求建议,在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政策上达成一致意见。在此过程中,省委、省政府也实现了熟悉政策、锻炼队伍、谋划项目等目标,确保总体方案出台后,能第一时间接得住、用得好、见实效。

  推进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举措,而不能按部就班。2017年“百日大研讨大行动”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进行了理论动员、打下了思想基础;2018年开展“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和“百日大招商活动”、“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百家央企进海南”,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引进项目成倍增长;2019年被省委确定为“政策落实年”,相继启动“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和“国际旅游消费年”活动,并决定从2019年12月到2020年底在全省广泛开展“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专题活动,推动全面落实中央赋予的各项政策措施。

  一个年头确定一个主题,一个主题攻坚一批难题。通过系列专题活动、百日大行动,海南办成了一件件过去认为难以办成的事情,攻克了一道道外界认为难以攻克的难关。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试点任务实施率达到98%,为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事实也证明,海南干部是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完全可以肩负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大使命。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影响,省委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出以超常规的认识、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行动、超常规的实效的“四个超常规”,全力应对疫情防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三个大考”,向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人民交出合格的“三张答卷”,并出台关于进一步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的43条实施意见,取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前后,省委、省政府紧锣密鼓安排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推动政策解读、全球招商、11个重点园区挂牌和颁发首张“中国洋浦港”船籍证,并在京举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面向中外记者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大批优惠政策和光明发展前景。6月10日召开的省委七届八次全会,正是推动自由贸易港政策加快落地见效的重大举措和崭新起点。

  惟有积极作为

  才能勇开新局

  俯瞰加速建设中的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站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全速前进的新航程上,回头梳理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所抓的若干重点工作及其内在逻辑、执行理念、突出成效,可以清晰发现,海南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下足功夫、打牢基础,是水到渠成迎来中央政策落地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坚实基础。

  开放新高地,共享新机遇。

  全面开放是特区建设的精髓,是岛屿经济体的生命,也是自由贸易港的第一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要求海南“以开放为先”,打造 “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并向全世界投资者发出“到海南投资兴业”的真诚邀请。因此,海南在最受关注的招商引才上,从一开始就确定“两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引进外资、更加注重引进外国人才,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启动“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努力形成中国利用资本和人才的增量,而不是简单通过优惠政策将国内其它省份的资本和人才导入海南。

  涉外政策相继落地。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入境人员免考申领临时驾照、59国入境旅游免签等政策实施或优化,柬埔寨驻海口总领馆开馆,2018年、2019年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分别增长26%、35%,入境游客和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3.6%、26.2%。

  互联互通空前便捷。空中开通国际航线103条,通达境外62个城市,海口美兰、三亚凤凰两大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2018年时已双双突破2000万人次,四小时八小时飞行经济圈加快谋划,海上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和航空枢纽谋划建设,海底的国际光缆建设也提上日程。

  资本人才纷至沓来。迪拜、新加坡、韩国、香港、澳门等地企业分批组团来琼考察,2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海南,包括新加坡淡马锡集团、美国普洛斯集团、英国哈罗公学等外资品牌和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等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驻海南。2018年、2019年全省新设外资企业分别增长 91.9%、102.4%,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12.7%、106.1%。特别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的5天内,全省新增企业同比增长187.5%,其中教育业增长333.3%,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80.3%。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到2019年底,全省引进各类人才8.6 万多人,其中外国人才7716人,同口径分别增长4.2倍、52%,当前又正面向全球公开招聘4万多名人才。

  “海南热”持续升温,正在成为全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吸引海内外资本的新高地和全球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福地。

  改革不停步,创新无止境。

  与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不同,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先立后破,坚持制度创新,注重举措协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本身是制度创新的产物,又肩负着制度创新的使命。以国人的视角看,海南已经是世界的地理中心之一;以世人的眼光看,海南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即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之一。面对这样光荣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而且不能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创新,必须是制度集成创新。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一大原则。自习近平总书记发表“4·13”重要讲话以来,海南部署管理体制、外贸体制、园区规划、极简审批、军民融合、生态保护、法治先行、党的建设等12个重点方面制度创新,并按照“首创性、已实施、效果好、可复制”原则,先后发布7批77个制度创新案例,创造商事登记全省通办等多项“全国第一”。

  在今年5月28日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这就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改革创新的核心要义,也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相比的重要区别。

  自由贸易港是外向型的经济形态,海南产业基础薄弱,资源、市场两头在外,且偏离国际主航道,如何才能有效吸引全世界投资者?赋予优惠政策是重要的,比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通过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将是海南发展的真正竞争力所在。对照世界银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海南2018年、2019年分别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40条、29条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单一窗口”,企业注册可3小时办结,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外国人工作许可审批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口岸进出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

  产业园区是落实中央政策、大胆改革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海南参照国际自由贸易港的成功经验,重新规划布局全省3类20个重点产业园区,推动“一园一策”权力下放,形成“项目进园区、园区说了算,有权能定事、有钱能办事”格局,打造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的“孵化器”、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

  眼下,海南正积极探索建立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更加灵活高效的法律法规、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下大力气破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既深入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又加快推进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使各方面创新举措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提高改革创新的整体效益。

  产业大优化,发展高质量。

  产业优势是国际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优势和成效体现。早在2015年,海南就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角度,结合海南实际情况,对照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梳理和培育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12个重点产业。到2019年底,12个重点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提升至62.9%,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67.3%,成为海南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支撑力量。

  几乎在确立12个重点产业的同时,海南就开始谋划彻底改变房地产“一业独大”的畸形产业结构。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多次公开表示,经济发展靠房地产是不可持续的,要汲取海南历史上三次“大起大落”深刻教训,决不当“房地产加工厂”。但这一执行过程却是循序渐进、稳妥推进的。2016年初,海南出台 “两个暂停”,对房地产供地和项目报建部分叫停。2017年9月,省委召开七届二次全会,宣布取消中部12个市县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考核,其中五指山等4个市县普通商品住宅不得向本市县以外居民销售。2018年初,海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行全域限购的条件成熟,一举推出针对商品住宅的“最严调控措施”,同时鼓励保障性住房、改善性住房、人才房和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201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商品房现房销售制度,全面遏制投机炒房问题。因此,海南再也没有陷入“一有重大利好政策就房价飙升”的怪圈,房地产投资比重显著下降,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2个重点产业的逐年“升”,和房地产业的逐年“降”,这一“升”一“降”之间,正是海南经济结构经历“腾笼换鸟”、走向“凤凰涅槃”的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要求海南“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海南据此加快谋划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形成“三大领域”“五大平台”“十二个重点产业”的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体系格局,其中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3+1”主导产业为支撑,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旅游业上聚力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在高新技术产业上聚焦深海、航天产业发展和智慧海南建设,努力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发展格局,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上推动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打造海南产业“王牌”。具体来看,旅游业、互联网产业、海洋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4个已经实现或正在培育的“千亿级产业”,同样与“3+1”主导产业格局相吻合。

  对照“3+1”主导产业布局,全省大力引进符合海南发展定位、体现行业领先、具有高技术含量和低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决不“捡进篮子都是菜”。为推动项目落地、改善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从2018年11月到今年4月先后开展8次项目集中开工签约活动,集中开工项目893个、总投资4841亿元,集中签约项目493个,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在高含金量的具体项目上和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

  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

  规划引领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基础。国际上成功的自由贸易建设,都是立足长远做规划、一以贯之抓执行。

  海南的规划变革,始于2015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试点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当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13次会议,同意海南试点。海南将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大景区、大花园来规划建设,系统消除各类规划用地矛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改革成果得到中央充分肯定,认为“迈出了步子、探索了经验”。这项工作不但保护了良好生态环境、划定了全省功能分区,确保海南的开发建设不浪费资源、不急于求成、不重复建设、不无序竞争,实际上也前瞻性地为推动中央政策落实、投资项目落地,创新实施“六个试行”极简审批,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打下重要基础。

  在结合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新需要、深化“多规合一”这一改革的重要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又对海南提出“全岛同城化”的更高要求。这对海南推动区域统筹和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便捷流动极为重要。

  如何做到“全岛同城化”?关键因素是光网、电网、路网、气网、水网“五网”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几乎所有成熟的自贸港,在早期都超前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海南的基础设施受财力所限,很难做到一步到位,但尽力而为、超前谋划、提质升级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歇。

  2015年底,世界首条环岛高铁在海南贯通,全省实现“3小时交通圈”。2019年底,全省“田”字型高速公路贯通,并实现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建制村100%通客车,“丰”字型高速公路、“田”字型高速铁路建设正谋划推进,三大机场、四方五港正全面升级。4G全覆盖,5G“县县通”,全力打造“智能电网示范省”和“清洁能源岛”,红岭灌区主干渠贯通,滋润着琼东北部21万亩良田沃土。

  与“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相伴而来的问题,首先是全省道路怎么修筑?那就是“五路”,即生态路、景观路、旅游路、交通路、幸福路。“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道路建设,并不是“两点之间选最短”,而是“两点之间选最优”,要注重把生态、景观、民生等因素也统筹考虑进去。其次是城乡环境怎么配套?那就是“五化”,即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彩化,体现全省都是一个大城市、大景区、大花园,与“五路”理念的旨趣一致。更进一步是区域协调发展怎么破局?那就是谋划推进分别占全省经济总量四成、两成的“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从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等“四个一体化”入手,让“南北两极”与周边市县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从而带动全省分区协同发展。

  从“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起步,到“五网”“五路”“五化”和“四个一体化”的环环紧扣铺开,海南追求的,正是基于“全岛同城化”理念下对内开放的高水平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

  风险是开放的组成部分,没有风险的开放也就失去了“压力测试”的价值。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伴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始终的重大考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也是省委、省政府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精心准备、坚决落实的重大事项。

  风险意识得以强化。海南历史上曾出现过汽车走私事件、房地产泡沫、建设国际旅游岛初期房价飙升的“三次大起大落”,不同程度迟滞了海南的改革开放发展进程,这是必须深刻汲取的历史教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由贸易港,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各类风险和挑战必将相伴而生,且更具复杂性、交织性、全域性,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全省干部在实践中已经深刻认识到,我们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面对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风险点增多的复杂严峻外部环境,更加需要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进行。

  防控能力得以提高。多一分开放就多一分风险,但决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开放。有风险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识别风险、有效防止风险、精准化解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要求海南“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今年1月2日,省委专题研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风险防控和管理,梳理出贸易、投资、金融、数据、人员流动、生态环境、意识形态等13个方面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其中,能不能守得住岸线、防得住走私,是自由贸易港建设成败的核心与关键。防范走私工作从2018年11月就已启动,用“最领先的理念、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标准、最经济的成本”建设全省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在海南岛周围自外向内构筑起近海、岸线、岛内三道防线,到今年2月专家一致评估“已初步具备实战能力”,《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也于4月1日起施行,共同形成打击走私合力。面对13类主要风险和可能存在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乃至“茶杯里的风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牢牢把握“管得住”才能“放得开”这一前提,坚持 “哪怕只有1%的风险隐患,也要拿出100%的应对措施”理念,主动适应以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的监管新模式、新特征,做到“急不得慢不得”“干一件成一件”。

  风清气正得以保障。党风廉政风险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带来重大负面影响的主要风险。对于党员干部,“忠诚”要体现在“干净”和“担当”的高度统一上,而不是对立起来。何谓“弄潮儿”?就是要向涛头立,就是要手把红旗,就是要红旗不湿。所以,省委、省政府把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弄潮儿”必须确保的政治底线,和“中国特色”必然要求的鲜明态度,坚持“用最好的环境吸引最好的投资者”,明确“最好的环境”就包括山明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诚信友善的社会生态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比如,针对工程项目领域易发多发的腐败问题,省委决定对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进行跟踪监督全覆盖,坚决治理各类不想为、不会为、乱作为问题,以干部的干干净净确保事业的顺顺利利。

  碧海蓝天在,青山绿水长。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海南发展的每一步都打上了生态的深刻烙印。我们建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也必将是生态环境世界领先的自由贸易港。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对海南最关心的事项之一,早在1980年,习仲勋同志就告诫海南干部,如果不保护好森林资源,“海南岛将会变成沙漠岛” “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几乎每次来海南,也都对生态环境保护谆谆嘱咐,要求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确保海南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针对“不能变差”的存量治理问题,省委、省政府从2015年开始启动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海岸带整治,对大气、水体、山林、湿地、土壤、城乡环境和海岸带的各类环境违法问题进行摸底整治;从2017年起坚决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问题整改,整改率已分别达到87.3%和80.4%,强力整治社会反响强烈的违规填海造地、违建抢建问题和媒体曝光的五指山滥伐黄花梨、垃圾处理厂超负荷等问题,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针对“只能更好”的增量建设问题,海南落实中央部署,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精心呵护横跨9个市县、占全岛面积1/7的热带雨林;2016年启动建设“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到今年建成首批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和1000个美丽乡村,到2025年将全省所有镇村全面建成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对乡村自然风貌管控甚至细化到要求建房的高度“不得超过椰子树”;发布首批“禁塑”名录,将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拒绝“白色污染”,以更高要求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率先在全国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争取让海南PM2.5均值在逐年降低的基础上,早日降到个位数。

  针对“如何确保”的机制创新问题,省委从2018年开始正式取消中部12个市县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考核,就是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引导各市县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唯GDP论英雄;对所有新上项目严把准入关,如果可能形成生态环境的增量压力,即使能带来再多的GDP、再多的税收,也坚决不上;项目招商过程中始终坚持“用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者,让最好的资源成为百姓共享福祉的金山银山”;省人大以空前力度强化生态立法,《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树立起生态保护的法治屏障;这些举措让海南生态环境保护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正朝着世界领先的目标努力前进。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也如是。这恰是人与自然坦诚相见、和谐相处的动人之处。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海南与外商在沙美村、南强村的山水田园之中、椰风茶香之间洽谈投资项目,达成诸多合作,一时传为佳话。站在扩大开放最前沿的海南,其生态资源的外部性和吸引力也正在、且必将空前彰显。此时,如果我们回头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所说“海南既是海南人的海南,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海南,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海南”,就会发现时隔七年,更如黄钟大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民生问题,关乎初心。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本质上为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抓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只有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才能自觉支持、热情参与改革开放。

  从青年时代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到海南,进华侨农场、看农业基地、登潭门渔船、戴黎家斗笠、问火山石斛,所到之处与百姓打成一片,与农民、渔民、职工、棚改户、琼崖革命老战士等亲切交谈,对海南百姓深情关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海南的谆谆嘱咐,也成为海南加强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遵循。

  针对群众所急、所盼、所怨的教育、医疗等突出民生难题,海南推进“一市(县)两校一园一院”工程,通过资源高位嫁接、合作办学办医的方式加快改变落后面貌。如今,与国内一流教育和医疗资源开展的基础教育合作办学项目达77个、合作办医项目49个,海南大学正创建国际一流学科,哈罗公学、德威公学、威雅公学、剑桥幼儿园等知名国际学校落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初步实现先进技术、药品、医疗器械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海南人民开始享受“家门上名校、大病不出岛”的民生福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是中国人民,更是海南人民千百年来的民生梦想。海南大约有80%的广阔土地、60%的户籍人口、20%的经济总量在农村,建设自由贸易港,最大的短板在“三农”。省委、省政府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由贸易港,必须是人民共同富裕的自由贸易港,下决心把“最大的短板”补齐了,也就会成为 “最大的亮点”,让广袤的农村尽成希望的田野。因此,海南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要前提和底线目标,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战斗体系,派8583名干部组成2758个乡村振兴工作队覆盖全省所有镇乡村,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如今5个国定贫困市(县)已经全部摘帽,全省贫困发生率将至0.01%。海南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阵。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海南落实“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决心一以贯之,正以超常规举措全力应对疫情防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自由贸易港“三个大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高质量向前推进,让千年民生梦想,经百年同心奋斗,在今日梦想成真。

  事非经过不知难,准备总在机会前。近年来,在准备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历程中,紧随中央顶层设计的立梁架柱的,是海南紧锣密鼓的夯基筑台。可以说,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这个根本,都是围绕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个重点而开展的。正因为工作干在实处、功夫下在平时、基础打得牢实,因此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甫一出台发布,就能快速承接、坚定落实、早日收获实效。

  宏图在望,鼓角相闻;使命催征,心逐浪高。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我们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和扎根守土、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椰树精神,广泛参与“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全力以赴、万众一心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以务实行动、扎实成效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

  (本报海口6月9日讯)

责任编辑:李明珠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头条评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