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故事 | 海南橡胶罗玲一家:小家传大爱 并肩逆行共“战疫”

疫情期间,罗玲督办设立临时安全检查岗,对各居民点来访亲友做好劝返工作。记者 陈卫东 摄

“我们都是党员,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谈不上苦不苦。”张创彬如是说。记者 陈卫东 摄

  六月,烈日炎炎,绿树成荫。在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的海南橡胶保国分公司保国派驻组19队,一道身影走在路上,正在给路旁的花草房屋进行消毒消杀。这是疫情发生以来,该派驻组19队队长罗玲每天的工作日常。

疫情期间,杨少红将自家种的瓜果、蔬菜清洗干净送到居家隔离人员手中。记者 陈卫东 摄

  据悉,疫情发生后,罗玲一家全员齐上阵,积极参与到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几个多月来,罗玲一家分别坚持值守在疫情防控的交通路口、居家隔离点、职工住宅区抗击疫情,为当地居民撑起一把牢固的防疫保护伞。近日,全国妇联揭晓660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其中海南10户家庭获此殊荣,海南橡胶保国分公司的罗玲家庭名列其中。

  “我是党员我先上” 冲锋上阵尽显巾帼本色

罗玲与丈夫、父母一起。记者 陈卫东 摄

  “我是队长,又是党员,该上的时候就要上!”初次见到罗玲的时候,她衣着朴素大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罗玲介绍,海南橡胶保国分公司保国派驻组19队是个合并队,由原31队和19队合并而成。疫情发生后,罗玲便带领队内18名队员,马不停蹄地投身至抗疫一线当中。

  由于两个队之间间隔两座山的距离,疫情防控难度大,罗玲除了每天负责督办落实队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还要来回在两个队之间协调人员防控、排查、调配消毒和防疫物资等工作。为了便于工作,她还主动搬到办公室与同事们一起担负起夜间值守的重任。从127日至今,罗玲每天都坚守在抗疫一线,从未松懈过。

罗忠连每天都要来往于两个队之间,背着40余斤重的消杀桶,进行消毒喷药。记者 陈卫东 摄

  除了紧抓疫情防控工作,罗玲每天还要兼顾橡胶“两病”防治工作,身体难免有些吃不消。225日下午,天色逐渐变暗,罗玲在19队执勤结束后,计划到31队摸排重点人群,却在骑车赶回家吃饭的路上,不慎在陈口村路上摔倒,导致右脚踝关节受伤,嘴角处也缝了好几针。“当时也顾不上疼,简单去附近医院包扎一下便赶紧去31队了。”罗玲指了指嘴角上的淡淡疤痕笑着说。本该好好休养在家的她,却依然坚持每天到生产队督促防疫情况、值夜班,这让同事们既担心又佩服。

  “我们都劝她在家多休息几天,但她总说没有时间,和疫情斗争一秒都耽误不得。”海南橡胶保国分公司党群办公室副主任、总部党总支书记余德现感叹道,甚至连自己的亲妹妹一家从外地回来,连家门口都没踏进去便被罗玲送往山上的鸡舍里进行隔离,一待就是14天。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她为了防疫都“六亲不认”了,罗玲表示一切要以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为主,家人们一定都能理解。

  从设立临时安全检查岗、对各居民点来访亲友做好劝返工作,到化身“快递员”,为居家隔离的居民跑腿购买生活必需品,抗疫路上,罗玲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保持“战时状态”,以实际行动尽显巾帼本色。

  “妇”唱“夫”随共抗疫 坚守岗位勇担当

罗玲正在给路旁的花草房屋进行消毒消杀。记者 陈卫东 摄

  看到罗玲如此忙碌的身影,身为丈夫的张创彬虽然心疼不已,却同样因奔赴“战疫”一线而无法好好陪在妻子身边。张创彬工作在乐东黎族自治县水务局石门水力发电站,离家有60多公里。大年三十,与家人吃完年夜饭后,张创彬便匆匆赶往工作岗位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一开始,张创彬被安排在单位卡点值守,肩负着保障单位内50余户职工居民生命安全的重任。215日,该县水务局接到报告,有人在利国镇河道非法采沙。得知此消息后,张创彬主动向领导请示,参加打击河道非法采沙和全县河道巡查任务。但由于该局领导考虑到张创彬在门岗任务也很重,怕他吃不消,便没有答应。

  “局长,没事的,我还年轻,哪里有险难,就应该在哪里出现!”抵不过张创彬的再三请求,单位最终同意他参加河道巡查工作。就这样,张创彬白天在门岗设卡防疫,晚上参加河道巡查工作,打击河道非法采沙,一干就是20多天。

  除此之外,只要有机会回家,张创彬也顾不上休息,陪着妻子守在两个队路口,做好防疫检查工作。“我们都是党员,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谈不上苦不苦。”张创彬如是说。

  “人手不够我来凑” 三代海垦人总动员

罗玲正在带领队员们采胶。记者 陈卫东 摄

  夫妻齐上阵共赴抗疫一线,在家里时刻关注着疫情的罗玲父母也待不住了。罗玲父亲罗忠连是原19队的队长,也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优秀党员。看到女儿和队员们忙不过来的身影,61岁身患高血压的罗忠连在医院拔完针后,便连忙去向队党组织主动请缨参与抗疫行动当中。

  防疫期间,罗忠连负责原31队消杀工作,每天都要来往于两个队之间,背着40余斤重的消杀桶,进行消毒喷药。汗水浸透的衣服、耳朵被口罩绳线压出的一道道痕迹、手机计步器上显示的4万多步等等,无一不在诉说着罗忠连的辛苦,但他却没有半句怨言。“人手不够就得上,我不怕累!”罗忠连笑着说。

  罗玲的母亲杨少红,今年67岁,在疫情暴发后,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队并领取了包干户和住宅区人员来往登记任务,每天在队里认真排查来往人员信息,保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仅如此,杨少红还将自家种的瓜果、蔬菜清洗干净送到居家隔离人员手中,为他们送去关怀。“我虽然不是干部,也不是党员,但我是老农垦人,这时候必须站出来。”杨少红说。

  原来,罗玲一家是本地黎族人,也是老农垦人,对当地有着很深的感情。疫情当前,罗玲的公公婆婆因病住院,刚放假回来的女儿为了让罗玲安心工作,主动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以自己的方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罗玲一家用党员的操守及海垦三代人的坚持筑起抗击疫情的基础防线,拼尽全力守护一方平安,用无私奉献书写了新时代家庭最美篇章。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杜倬荷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王思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