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4日消息(记者 姚传伟)“老邢,村里一条农用生产道路项目已走完招投标程序,到时会转包一部分工程量给你们,你这段时间要跟施工队做好随时进场的准备。”6月30日下午,东方市大田镇新宁坡村第一书记孙大印来到邢道金家,给他捎来这一好消息。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新宁坡村致富带头人,邢道金不仅走出了一条属于他的励志路,也帮助村里10多名贫困户就业增收。
邢道金。记者姚传伟摄
发展产业亏损不气馁,他从小工一路干到包工头
37岁的邢道金如今的身份是新宁坡村基建劳务输出队队长,自今年以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已带队员去到本村及周边村庄多个项目基地干工。这几天,邢道金与队员们在家休整,大伙要养足精神,迎接下一个项目。
“他呀,特别勤快,也很能吃苦,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四口人就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瓦房里。如今,一家人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平房,还开了超市,他本人也当起小包工头,承揽一些工程。”走进新宁坡村,提起邢道金,村民们对他的励志故事如数家珍。
2012年前,在发展农业产业亏损后,邢道金找了一份开吊车的工作,一干就是2年。之后,带着几万元积蓄,执着的邢道金回到村里,继续发展农业,种了10多亩香蕉与辣椒,然而受自然灾害及市场行情不景气影响,邢道金这一次亏得血本无归。
“不能再折腾了,妻儿要吃饭,两个孩子还要上学。”经过短暂的消沉,邢道金收起情绪,在帮扶责任人的鼓励下,他跟一位朋友学着干基建。邢道金特别能吃苦,在他干小工那会,一天都能挣好几百元。
此外,在注意到大田镇零公里农产品集散地带来大量客流时,邢道金多方筹措资金,租下铺面开了一家小超市。虽然第一年经营不善出现亏损,但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邢道金通过降低进货价格、促销等方式,慢慢实现扭亏为盈。“除去成本,前年和去年两年盈利金额达到8000元以上,今年应该还会增加。”邢道金说。
工作中的邢道金(图右)。记者姚传伟摄
自己富了不忘乡亲,让村里的“酒鬼”有活干把钱赚
自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来的这几年,在政府及帮扶责任人的帮扶下,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邢道金一家还住进了60多平方米的危改房,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走上脱贫致富路的邢道金没有忘本,作为一名党员,他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结合自身特长,在村里组建劳务输出队,从事基建业务,帮助村里10多户贫困户成功就业。
小吉是村里出了名的“酒鬼”,可以从上午一直喝到晚上,虽然家里一贫如洗,但小吉总是一副无所谓的状态。这让孙大印很是焦虑,他隔三差五去到小吉家中做思想工作。“作为村里的老大哥,老邢有一定的威望,可以让他一起帮忙劝说。”孙大印赶紧找到邢道金,后者也非常乐于帮忙,最终,在两人的不懈努力下,小吉决定加入邢道金组建的劳务输出队。
“基建都是体力活,只要肯吃苦,就能赚到钱。”邢道金说,“虽然小吉喝酒起来的状态让人觉得不靠谱,但干起来活却有模有样,做事特别认真、细致,一天下来也能挣200元左右”。
邢道金组建的劳务输出队,队员们分工明确,有驾驶破路机和挖机的,也有负责搅拌水泥、路面清障、测量定型以及物料搬运的。在邢道金的管理下,这支劳务输出队运行得井井有条。
这一次,收到孙大印带来的新项目消息后,邢道金特别开心,他笑着跟记者说:“大伙现在精力充沛,就等着来活了。”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