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送去更多科技“播火者”

媒体近日报道,定安与省内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把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帮助脱贫户发展三角梅庭院经济增收,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发展产业、探索实业,不仅需要投入真金白银,也离不开科技支撑。现实中,有的农户对发展产业心情颇为复杂,既想干又不敢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担心科技人员不愿来,或者来了又不能全程指导、手把手教。“钱支援、物支援,最好再派一个科技员。”这句顺口溜,将人们对科技人员的期盼,十分鲜活地表达了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定安联合农业科研院所,为脱贫户提供科技上门服务,相当于给他们发展产业吃下了“宽心丸”。

再深看一层,这种做法的意义不止于此。农业科技,既要能“上天”,也应能“入地”。换言之,农业科技不应也不能只停留在学术层面,而要产生实际效用。正如一位院士感叹,“一辈子发表了很多论文,还不如为农民写一本科技指导书。”科技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可以找准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掌握一门技术,努力摆脱“靠天收”。与之相伴的是,科技成果从“象牙塔”走进了“庄稼地”,日渐转化为生产力,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资源丰富且在热带农业科技领域拥有独特优势的海南而言,这一点很重要。

也应看到,把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一时做起来可能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有“两把刷子”的科技人才扎根泥土。解决这样的问题,恐怕不仅需要科技人才拥有满腔热情,还需要制度支撑、机制保障。国内其他地方的探索,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比如,有高校设置农业推广教授岗位,采用特殊的考核制度,解决专职教师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将更多精力用于科技推广应用;与之相应,地方政府不仅在工作经费、项目申报等方面对科技特派员给予优先,还为他们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与乡镇重大产业项目研究决策创造条件,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成就感,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

搭上“科技车”,产业“跑得快”。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推动乡村振兴,科技都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笔者期待,地方治理者在坚持之前的好方法的同时,争取探索出新办法、新路径,为乡村输送更多科技“播火者”,助力老乡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原标题:为乡村送去更多科技“播火者”

责任编辑:杨子薇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建言海南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