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特教老师为贫困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给童童带了泡泡玩具,她肯定感兴趣!””童童喜欢听857,她对音乐的反应很敏感。”近日,在海口市区开往遵谭镇的车上,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的3位年轻女老师一路都在讨论着送教对象童童(化名)。三年多来,她们已经多次来到童童家中,为这个因有极重度残疾而从未上过学的小女孩送教上门。

  这次送教,除了日常教辅用具,老师们还给童童买了玩具和生活用品。“上次见到童童家有条毛巾破得不成样子了还在用,这次我们就带来了新的毛巾来,还有新被子。”劳秋花老师说,童童家庭条件比较差,送教过程中看到家里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老师们就会记在心里,下次来时力所能及给他们添置上。

送教老师劳秋花和叶绮欣在给童童(化名)进行认知训练。记者 韩星 摄

  特殊的课堂 传递最温情的爱和希望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跟随3位老师一起到了童童的家中。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身材瘦小,手指蜷缩,双脚弯曲,剪了短发,像极了小男生的童童是一个刚刚步入花季的16岁少女。早年的脑瘫再加上癫痫疾病的发作,导致童童不会开口说话,生活不能自理,智力也远低于同龄人。在16岁这样一个花一般的快乐年纪,她却只能终日在阴暗的屋子里生活。

  “她因为自身情况,从来没有上过学,2017年精准扶贫排查后,就给她在我们学校办理了入学,我们几位老师便开始轮流接力来给童童上门送教。”李雅玲老师说。

  在童童父亲和劳秋花老师的帮助下,童童被抱上了轮椅,慢慢从房间走到户外的树荫下,开始了学习。劳秋花老师举起小画板,画出一条卡通鱼,童童睁着自己的大眼睛,看得十分认真。

  叶绮欣是学校的康复老师,她细心地按捏着童童的双脚和双手。“她的手部动作不灵活,手无力,需要多做一些抓捏训练。”叶绮欣说,童童的情况比较特殊,只有头和手能动,每一次癫痫发作都会对她的身体机能产生影响,无法自主进行学习。老师们能做的是给她进行一些简单的精细动作训练和生活自理训练,对她的病情多少有些帮助。

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劳秋花在教童童(化名)分辨水果。记者韩星 摄

  “童童你听,声音是从哪来的?”叶绮欣在童童的左手边挥动拍拍乐玩具制造响动,鼓励童童寻找声音的方向。看到童童慢慢将头转向左手边,叶绮欣用大大的笑容和鼓励的手势给予童童表扬。

  “平时我也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她,自从老师来送教了之后,童童和外面的世界才算有了一些接触,气色、身体和情绪都有了一些好转。”在旁观看的童童父亲蔡甫昌对学校的送教活动满是感激。童童家里共有5口人,年事已高的奶奶、小学在读的妹妹,还有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照顾全家的重担都落在父亲蔡甫昌的身上。在送教过程中,蔡爸爸也跟着学习了很多康复方法。

送教老师劳秋花和叶绮欣在给童童(化名)进行认知训练。记者 韩星 摄

  “一人一案”个性定制 帮助学生更好地康复

  在海口,和童童情况类似的学生共有4名。他们均来自特贫困家庭,身体有着极重度残疾,无法进入学校课堂求学。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初心,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将这些学生的情况全部搜集整理,编入学籍,送教上门。

  目前,学校选派了10名优秀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每个学生配备2名老师,且根据学生的需求配备相应专业的老师,老师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有计划施教,让校园的温度传递到家中,让每个孩子平等享有学习的权利。

  送教的老师们在学校都有正常的教学工作。2017年9月起,老师们几乎每间隔一周,就会抽出休息时间,赶往学生家中进行送教,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尽心尽力。 “对这些极重度残疾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康复训练。”为了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康复,学校近年来一直在扩大康复教师的招聘,还为每一个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根据需求配备相应的康复教师。

  “看到有的残疾儿童因缺乏有效的康复指导,至今未能离床,我们感到特别难受。但经过努力和孩子沟通,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时,我们感到很欣慰。”李雅玲老师是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服务小组的组长,如今她已经把这份工作当成了一种使命。

  2018年9月,经过一年送教上门的学习后,唐氏综合征伴有语言障碍的残疾儿童木木(化名),具备了入学就读的基础能力,成功入校就读。这样的好消息极大振奋了老师和家长。

  适龄残疾儿童教育 一个都不能少

  教课的时光很快过去,这一堂送教课即将结束。在离开之际,劳秋花和叶绮欣向童童承诺,下次来要给她玩橡皮泥和拼图,童童的大眼睛流露出些许不舍,不能说话的她动了动手指,想要握住老师的手。

  李雅玲则在和童童的父母进行沟通。天气炎热,童童的癫痫发作的有些频繁,李雅玲细心叮嘱蔡甫昌要按时喂药,平时生活中可以给童童进行一些认知和抓握训练。

  “不能让一个残疾孩子失学,他们有享受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应该享受到均衡的教育。”身体的疾病让童童这样的孩子无法走出家门,但送教上门的开展, 则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开启了一扇希望之窗。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叶晨曲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