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8月5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几年前,由于缺发展资金,文昌市会文镇李桃村委会洋排一村的陈维秋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一家人借助扶贫好政策的春风,不等不靠,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自力更生,实现家门口就业,成功脱了贫,家里的小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陈维秋今年75岁,家里有6口人,原先家里的经济收入就靠他养殖黑山羊。家里人口多,开销大,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2014年,陈维秋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没有“等着别人送小康”,而是依靠扶贫好政策,以2.4万元入股文昌市金泰椰棕制品有限公司,每年分红不少,还种植了100棵椰子和继续养殖黑山羊。
2018年,陈维秋把自家4亩闲置的土地租给别人办养鹅场。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在养鹅场帮忙养鹅以及销售,收入不算低。帮扶责任人还经过多方筹资,帮陈维秋一家盖了60平方米的新房。
“陈维秋的儿子媳妇给人家打工,要在鹅场守着,一家人住的是临时搭建的帐篷,比较简陋,我们通过爱心企业给他们一家捐助15000元,建了这个房子。解决了房子问题,他们一家人也住得安稳。”帮扶责任人卢文武说。住进了新家,陈维秋格外兴奋。
自从陈维秋的儿子和儿媳妇在养鹅场务工后,陈维秋一家每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于2017年成功实现了脱贫。为巩固陈维秋一家的脱贫成效,当地政府利用产业帮扶资金,购买了3只黑山羊和20只鹅,让陈维秋一家养殖,发展养殖业。如今,陈维秋家存栏的黑山羊已经达到了14只,再过几个月,鹅也可以售卖了,家庭收入得到稳定提升。
“现在生活好过了,吃穿不愁。”陈维秋说,现在他们一家人的年人均收入达到14000多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