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协助交警疏导交通。记者陈聪聪摄
走在街头,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三亚这座美丽的城市,展现出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独特魅力。
经过“创文巩卫”,三亚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市民素质和城市品质同步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让每一个生活在三亚的人都第一时间享受到了“创文巩卫”的“红利”。
今年是三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刺之年,全市上下始终坚定“创则必成”的信心和决心,扎实推进“创文巩卫”工作,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加,为三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城市形象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在新一轮的创建中,三亚成立了市社会文明大行动暨创文巩卫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设立7个指挥部,针对难点,加强整治,补齐短板,全面推进。进一步完善“片长+网格长+12345热线”的“两长一线”管理机制,对全市网格进行重新划分为63个大片区、922个网格,将各级领导和各单位放进网格。
包点负责,上下联动,“创文巩卫”工作紧张有序展开:
对主次干道行人乱闯马路、机非混行、闯红灯、逆向行驶、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乱鸣喇叭等不文明行为,大力开展文明交通整治行动;对城市街区、生活小区楼道、在建工地、公共厕所等场所的“牛皮癣”式非法广告和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沿街商铺占道经营进行大力整治……
全市上下同心共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城市管理顽疾,让大家共同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以前随处可见的‘牛皮癣’小广告,如今已经很少见,城市变得更美了。”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始于他们对生活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开手机App‘阳光餐饮’,即可实时监控773家餐饮服务单位的后厨。”“阳光餐饮+智慧监管”让消费者直接获知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和实时加工操作情况,有效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从治理城市“牛皮癣”到抓食品安全,从生活环境改善到健康服务水平提升,一系列“创文巩卫”工作的生动实践,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推动城市形象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让“创文巩卫”成为常态化
在海棠区龙江风情小镇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小镇蛋糕设计师王艳秋拿出IC卡,分别打开可回收垃圾箱口、有害垃圾箱口和其他垃圾箱口。垃圾投放后,她在旁边的水池清洁双手,顺便在兑换机上用积分兑换了一卷垃圾袋。
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是“创文巩卫”的必选项,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截至今年7月,海棠区已在7个村(居)共建设15套智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站。其中,龙江风情小镇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运营两个月以来,垃圾分类总投放量近17吨,效果十分显著。这是三亚常态化“创文巩卫”的一个剪影。
三亚把“创文巩卫”工作与市民素质、城市品质提升,以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结合起来,久久为功,确保“创文巩卫”永远在路上。
8月6日,天涯区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同步揭牌。至此,建设完成天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马岭大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南海社区、西岛社区等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解放路风情街、妙林村妙山等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力争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
8月11日,吉阳区首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卓达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揭牌。卓达大社区是继天涯区马岭大社区、育才大社区之后,全市29个大社区中第三个揭牌的大社区。这是三亚又一次探索城市党建新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凝聚城市发展新动能的新举措。
这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文明创建工作,都是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品质的有效举措,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三亚这座城市散发更多文明魅力。
在此过程中,三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着眼培育时代新人。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三亚好人”等评选,运用基层宣讲、公益广告、专题展览、故事汇巡演等方式,开展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崇德向善蔚然成风。组织开展“十百千万”创建活动,即十个文明旅游示范街、百个道德广场、千个文明楼道、万个文明家庭创建,激发三亚人内心深处向往文明、向往美好的生活态度。
让人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
在海棠区南田居道宁小组,居民文桂珍不再“谈厕色变”,“现在厕所地板铺上了瓷砖,还设置洗手盆和冲水式马桶,方便多了。”
“以前没厕所,洗澡也不方便,现在日子好过了,生活环境也好多了。”居民们纷纷点赞。除了推进“厕所革命”,农贸市场脏乱差等一系列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也进一步得到解决。
“创文巩卫”需要依靠市民,其最终成果也会惠及到每一个市民。为民、惠民、靠民,正是三亚“创文巩卫”不变的宗旨。
实施“五爱”卫生健康大行动、“厕所革命”“清洁家园”行动,以“干净、卫生、整洁”为基本标准,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畜禽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推进农村厕所、村庄道路改造,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开展“两个全民”(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切实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围绕“点亮阅读梦书香溢三亚”全民阅读活动,策划推出“你读书我买单”“夜读·品味笔墨芳香”等10项活动,培养市民阅读好习惯;开展“推动全民健身助力全面小康”全民健身日系列体育活动,实现全民自觉健身、便利健身、科学健身、文明健身。
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攀升,生活于其间的市民,始终是最终受益者。而尝到了甜头的市民,也使得“创文巩卫”有了更广泛的民意基础,从而使创建“更上一层楼”。
8月7日,“绿水行动之守护三亚母亲河”活动在三亚河新风桥右侧亲水平台启动。就读于三亚南新小学三年级的范博轩,当天上午一大早就和家人一起来参加志愿活动。“只要有时间,妈妈都会带着我一起做志愿服务活动。”年仅9岁的范博轩,从去年春节期间便和家人在三亚参加清洁海滩、慰问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
从“迎接亚沙会,人人讲文明——争做文明有礼三亚人”全民大行动,到“一座城市一起文明”全民志愿服务月活动……在三亚,人人都是“创文巩卫”的参与者和亲历者。大家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在举手投足间播撒文明,在点滴细节中彰显文明,为“创文巩卫”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道德风尚逐步形成、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幸福感日益提升——三亚收获颇丰,而“创文巩卫”带来的这些“精气神”,也让三亚更富活力、更具魅力。
(记者刘少珠)
原标题:三亚“创文巩卫”让发展更富活力
责任编辑:周玉敏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