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40年 | 走进海口市民游客中心 了解海口城市发展蜕变

>>>点击进入专题<<<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8月30日讯(记者 易帆)8月30日下午,“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浏览了解海口城市发展的前世今生、城市发展建设的城市愿景、发展模式、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模式和理念。这座改革特区的滨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几十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给采访团的专家记者们留下极深印象,对自贸港建设下的海口城市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期许。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吴廷舜 摄

30年前的小渔村到现代化都市

海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踏进海口市民游客中心,采访团跟着讲解员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海口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化和公共管理服务的脉搏,透过海口市民游客中心这扇窗,采访团“纵览”海口城市风貌变迁,感受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的魅力,窥见充满活力的新时代海口的新形象。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吴廷舜 摄

在海口市民游客中心的城市形象展示中心,现场讲解员为采访团介绍展示了海口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自然资源等内容,浏览参观完海口市的基本发展情况后,采访团跟随着讲解员,到海口市民游客中心的城市数字展厅搭建的“智慧海口”展示体验窗口,深入了解“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熟悉该平台的指挥体系、运行管理、网格治理、水体保护、智慧社区、政务服务等内容;体验椰城市民云APP的强大功能,海口菜篮子、港口动态、人流热力图等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数据一目了然……,通过智慧大屏幕和良好的交互体验,可以直观感受海口智慧城市发展的成果。采访团见证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椰城翻天覆地的变化。

专家点赞:海口城市发展快

浏览参观完海口市民游客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何建华教授不住赞叹海口在海南建设办经济特区30余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这座在30余年前还是一个小渔村的滨海城市,如今已经发展成现代化、国际化的都市,而且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海口的发展仍在不停地提速,未来可期。“海口跟许多的经济特区滨海城市一样,拥有国家所赋予的改革开放政策红利,同时海口还拥有很多其他经济特区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它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来到海口这座城市,满眼尽是绿色,特别的舒服,是一座特别宜居的城市。”何建华教授说道,海口作为赶海人奋斗的新兴移民城市,文化的不断交融,其文化魅力也在不断彰显,而对于海口目前正在加快建设的江东片区,正对标国际化发展,城市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和更新。在正在浏览了解的过程中,何建华教授还对海口不断在进行的产业升级点赞,“教育、医疗、文化等产业链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升级,这也是海口令人期待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何建华教授说道。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吴廷舜 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教授在了解过“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后颇有感触,“从智慧联动平台可以看出,海口在对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十分用心,包括对市民人文化的关怀,不少细节也做得到位。”盘和林教授说道。

同时,盘和林教授也对海口的城市管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例如可以在数据化应用管理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拓展,5G、物联网等技术还可以更广泛地运用于城市管理的方面,在运用科技为城市建设提供便利的同时,政府还应该在为企业简化成本、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方面多下功夫,“海口可以不必以深圳等城市作为对比,自贸港建设赋予了海口更深一步的制度创新的自由,海口完全可以对比香港等城市,进一步制度创新,解放生产力。”盘和林教授说道。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