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自贸区|“筑巢引凤”为自贸港提供人才支撑 海南出台70多项人才政策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9月2日消息(记者 钟圆圆)自贸港建设让海南备受关注,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幅提升。在“行走自贸区”海南自由贸易港云座谈上,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人才一处处长王建浩表示,自2018年4月13日以来,海南大力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战略,相继制定出台了70多项人才政策,基本构建了覆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保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局面。

  据王建浩介绍,在人才引进方面,海南打造“千人专项”引才工程、产业团队建设工程、国际人才集聚工程、柔性引才聚智工程四大引才工程,集聚和挖掘培养业内认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人才团队;全面放开毕业生落户限制,允许离校三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海南先落户后就业,为自贸港建设培养储备青年人才;聚焦三大产业类型、十个重点领域、十二个重点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工作;发挥独特优势,推动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在人才培养方面,海南重点实施“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培养千名以上高层次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农村实用和技能人才;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出台专项试点意见,推行“双放双保”激励机制,通过积极开展基层教育卫生人才激励机制改革试点,培养支持基层人才队伍,增强基层人才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在人才评价方面,海南研究制定《关于推进“1+N”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评价人才的导向,以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教育人才、卫生健康人才、技能人才、企业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法律人才、国际人才等9类人才为重点开展分类评价;启动《海南省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2019)》修订工作,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充分体现“以薪酬水平为主要指标评估人力资源类别”要求,将外籍“高精尖缺”人才标准分类纳入海南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相对统一的海南自贸港人才认定体系,根据认定结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和相关服务保障。

  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海南着力打造“四个一”人才服务机制,解决人才来琼后顾之忧。制定“一系列”服务政策,包括人才落户、安居、购房、购车、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专项政策,为人才来琼提供全方位人才服务保障;推行“一站式”服务,围绕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积极打造省、市县、园区三级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统一受理人才服务事项,采取“一枚印章管到底”和“一网通办”等有力举措,直接实现人才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和高效办结;实行“一张卡”服务人才;实行“一张卡”服务人才,实施“天涯英才卡”服务制度,高层次人才持卡即可享受出入境、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商事主体登记等11项便捷服务,让高层次人才“一卡在手,在琼无忧”;提供“一专员”个性服务;实行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仕超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