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者说 | 自贸港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发展是基于自然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特点、地理位置等不可变要素和政策、人才、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产业配套、教育医疗、商业服务、法治环境等可变要素共同影响和决定的,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合理构筑这些要素,形成产业竞争力。

自由贸易港是最高水平开放形态,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等是自由贸易港的鲜明特征。今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了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现代产业体系、税收制度、社会治理、法治制度、风险防控体系等11个方面的制度设计,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发展带来独特优势。

海南自贸港的产业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指出,“海南发展不能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更加注重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为海南自贸港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旅游业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服务业中的重要一部分。独特的热带风情、椰风海韵和洁净的空气,良好的水质以及极其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使海南具有成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的绝佳条件。海南自贸港要按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定位,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构筑免税品消费、度假、文化、体育、娱乐、会展、医疗健康等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是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点产业。在全球贸易中,近几十年来,服务贸易在总贸易量中的比重从10%迅速增长到25%。就中国来看,文化娱乐、计算机和信息、金融、旅游、运输等服务贸易快速增长。海南自贸港要重点利用“非禁即入”原则和跨境贸易负面清单制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服务贸易进行创新,为物流运输、数据信息、保险金融、知识产权、设计和维修维护等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积累经验。

高新技术产业是海南产业发展的未来。广阔的土地面积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别于其他自贸港的重大优势和独特价值。这次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原产地规则+融资成本降低”等一系列政策将极大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在海南的集聚,有利于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符合海南资源禀赋,要高水平谋划和推进,特别是在某些细分领域要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

数字经济将重塑全球贸易新格局。数据正在成为新的经济生产要素,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改变商业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兴起,将改变现有世界贸易格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和无人工厂的不断出现也将打破现有生产力的区域布局。随着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很多中小企业完全可以跨国生产、跨国采购、跨国销售,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海南当积极拥抱新变化,大力建设面向未来的数字自由贸易港。

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打好自贸港开局之年的第一仗。当前,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亲清”的营商环境等,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极为紧迫的任务。我们要下大力气解决项目落地的土地、审批等各环节痛点和堵点,打造专业、高效、专职的服务团队,让来洽谈投资的企业感受到海南的温暖和好客,感受到海南干部的专业、敬业和活力,让社会各界看到一个开放、充满希望的海南。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我们要确保自贸港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迅速做大产业基础,逐步实现整体目标。

集中优势力量打造一流环境。在海南整体的财力、人才、基础配套、营商环境等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可先集中资源在局部区域创造营商环境公平透明、自然环境优美、工作待遇高、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配套齐全的国际一流环境,吸引一流的企业、人才,然后带动其他地区不断发展,形成波浪式、梯次式发展格局。

把优势特色持续做深做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是战争的基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经济发展。比如,我国居民一年在境外购物额已达2000亿美元,如果我们能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这个点上持续做深做透,在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完善配套政策,真正形成海南免税商品在全国、甚至国际上都有竞争优势的价格洼地,将给海南带来资金、人流、信心、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从“小切口”到“大纵深”。产业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平均用力,更不能一哄而上。我们在产业项目的落地上需有选择和取舍,可通过选择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一流项目和一流团队,先在某一个方向上形成“小切口”,而后不断发展、延伸产业链,最终形成一流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先抓“龙头”和“重点”。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掌控产业链的企业应是海南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现代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链大多都很长,涉及上千个零部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或者生态圈。自由贸易港政策有利于推动产业链长、中间品贸易多,需要跨国合作的产业快速形成聚集。因此,海南自由贸易港要优先考虑引进能掌控产业链的平台型、生态型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

写好“增量”文章。目前,海南自身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迅速把握政策优势,大量引入市场主体,做好“增量”文章,使海南成为国内公司进军海外的桥头堡,成为国外跨国企业进入国内的平台,打通国内国际循环的关键节点,通过一个个大项目的落地,一个个产业集群的落地,一个个优秀人才团队的落地,一个个学校和医院的落地,不断集聚、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

高度重视自由贸易港的政策理论研究。伟大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一项开创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自由贸易港政策理论研究,不仅要针对现有政策抓紧落地实施,还要对政策是否产生实际效果、是否科学有效进行评判。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方式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由贸易港的理论和制度体系,为更全面的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作者系儋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原标题:自贸港背景下产业发展的思考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日报要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