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系列报道 | 海师外籍教师孙筱荑:“中西合璧”育英才

  ■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当前,海南正迎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我想,这正是我可以倾己之力为之付出和奉献的。”9月10日,海南师范大学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上,该校新入职的外籍教师孙筱荑向在场师生动情讲述了来琼的初衷。

  孙筱荑是西班牙籍华人,在西班牙接受了小学至大学阶段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并先后获取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北京读书期间,她先后在使馆和央企工作,并有多所高校向她抛来“橄榄枝”。最终放弃优厚待遇来到海南,她直言并非一时冲动。

  今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孙筱荑了解到,海南正在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她马上联想到,建设自贸港,人才是关键。这其中,应用型西班牙语人才尤为重要。

  “西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在拉丁美洲以西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就有18个之多。可以说,在任何地方,西语人才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孙筱荑注意到,海南西语人才缺口较大,培养速度还不够快。“于是,我萌发了一个想法:到海南的高校去,培养出一批具有语言功底、专业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西语人才。”孙筱荑说。

  说干就干,孙筱荑查看了海南几所高校的网站招聘信息,其中海南师范大学令她眼前一亮:“学校将每个学院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公开,而且电话一拨就通,可见引才诚意满满。”

  海师的诚意还体现在引才效率上——孙筱荑4月30日第一次跟海师外国语学院取得联系,6月22日就接到了人事处的入职通知,目前已经正式进入该校外国语学院工作:“这速度快得惊人!”

  她对前路有着充分的规划:“不远万里来到海南,就是想实实在在地做一点事。”她希望,能在海师建设一个“商贸西班牙语系”,结合自贸港有关政策建立课程体系、引进专业师资力量,并通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师生双向交流、实战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了解拉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结构、思维模式等,迅速成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亲历者、推动者、建设者。

  (海南日报海口9月12日讯)

原标题:海师外籍教师孙筱荑致力于培养复合型西语人才 “中西合璧”育英才

责任编辑:王焕焕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