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海南 | 海南“灯痴”王福和:留下千盏灯 照亮历史来路

  半生收藏近千盏灯 无偿捐给博物馆 只为灯里历史得到守护和传承——

  海南“灯痴”王福和 留下千盏灯 照亮历史来路

  十多年前的一天,下了班的王福和沿着海口长堤路瞎逛,过了桥进入海甸岛,他在一间废品收购站门前停住了。眼前的废品堆里,塞着一盏破旧的铜制蛙形海棠子灯。

  王福和数了数兜里的钞票,鼓足勇气询问老板,这盏灯多少钱?老板头也不抬,伸出一根手指,“一块钱。”王福和以为自己听错了,这盏灯至少出现于民国时期,是海南别具特色的海棠子灯,青蛙造型更是与一段已经被遗忘的民俗有关。

  可老板依然举着手指,告诉他:“一块钱,废铜就值这个价。”至于这盏灯背后的故事,老板不知道,“反正没人要。”承载着一段历史的海棠子灯,就这么被丢在废品堆里,王福和觉得,它们应该要有更好的归宿。从海南第一盏电灯亮起,王福和和他的家族,持续着将近一个世纪的灯具收藏工作。留下每一盏灯,照亮历史的来路,是王福和心里不灭的执念。

王福和手里拿着铜制蛙形海棠子灯。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贺立樊 王子遥 文/图

  亮起的第一盏电灯 与捐献的近千盏灯

  周二下午,海口阴雨霏霏,63岁的王福和没撑伞,又来到了海口市供电局4楼的灯博物馆。明亮的日光灯,照耀着几十盏不同时期的灯具,历史最久的一盏灯,来自汉代。然而,这几十盏灯具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灯博物馆里一共存放着近千盏灯具,全部来自王福和的捐赠。再次走进这里,王福和就像看到了“老朋友”,隔着玻璃展台仔细端详,直到展览台的尽头,他停下了脚步——这里摆放着这一切的开端。

  这是一盏琉璃罩铜制电灯,灯罩上刻着“MADE IN ENGLAND”。“如果把线路接通,把灯修好,它应该还可以再亮。”可王福和没试过。毕竟,距离这盏灯第一次亮起,已过去整整106年。“还是让它好好待在这。”在王福和眼中,这里的每盏灯都会“说话”,这盏琉璃罩铜制电灯也在静静讲述着一段过往。

  1914年夏天,海南第一家电力企业——海口华商有限公司在海甸岛成立。那年夏末,海南亮起了第一盏电灯,这盏琉璃罩铜制电灯在海甸岛发出了萤萤之光。王福和的父亲王书林是海南第一代电力工人,上世纪30年代,他进入华商公司,维护着海口当时为数不多的电灯。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入侵海南,进入海口之后,矛头指向了当时的华商公司。

  “不仅要全面接管华商公司,还要另建发电厂。”王福和还记得父亲对他讲过的故事,为了抗击侵略者,华商公司的工人们努力作出反抗。有工人拆除了设备,王书林则拆下了这盏琉璃罩铜制电灯,悄悄藏了起来。面对被拆得七零八落的电厂,侵略者们不得不重新开始配备设备。

  在战火中,这盏灯几经辗转,下落不明。新中国成立后,王福和顺着父亲留下的线索,花了几十年时间寻找这盏灯,“可线索断了,不知道它在哪。”当年的电厂,如今已变了模样;当年的硝烟,也早已散去,“如果没有这盏灯,电力工人们的故事也就没了证据。”正当王福和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年迈的收藏家主动找到了他,“这盏灯是你父亲取下的,现在送给你。”2018年,包括这盏灯在内,王福和把家族成员们收藏的近千盏灯无偿捐赠给了博物馆,只为在历史的长河里,始终有一束光,把一切照亮。

  从喜爱到责任 守护历史的“根”

  生在电力工人家庭,王福和从小就和电灯打交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电还是有些害怕,有些家庭甚至连换灯泡都要找电力工人。”童年时,王福和住在海口市中山路22号,这里也是当时的海口供电所宿舍。

  记不清多少次晚饭时间,接到维修通知,父亲王书林总是匆匆放下碗筷,披着衣服出门。回来时,王书林拎着换下来的旧灯具,有时,也会带回来别人家不要的旧煤油灯。见到王福和,王书林笑着用海口话说道:“恭喜发财,幸福添丁。”在海口话里,“丁”和“灯”同音,“添灯”自然也就成了“添丁”。这些灯具,在当时只是寻常之物,有些甚至已落后被淘汰。王书林却还是常常收集旧灯具,王福和也在父亲的带动下,从同学处收集了许多废弃的煤油灯。

  “最初只是觉得,灯是吉祥的物件。”抱着这个念头,王福和收集了许多带有花纹图案的彩瓷煤油灯。工作后,王福和也成为一名电力工人。那时他最喜爱的,是一盏盏铜制蛙形海棠子灯。青蛙造型的灯座,举着一根铁丝,上面串着几颗饱含油脂的海棠子,“用火点燃,能发出微弱的亮光,可以持续一个晚上。”

  1979年,58岁的王书林因病去世,留下了嘱托,让孩子们照看好这些灯,“做个有心人,以后会有用。”有什么用呢?那时的王福和还不清楚,他只有22岁,刚结束五年的知青生涯,回到海口,再次成为一名电力工人。他只记得父亲的嘱咐,“照看这些旧灯具”,在工作之余,收集那些属于过去的灯。

  最初,王福和收藏的旧灯具来自于每一次更新换代,从很多家庭里捡回来;到了后来,这些旧灯具只出现在废品收购站,以废铜旧铁的价格被出售,“大约只过去20年,旧灯具就彻底从很多家庭里消失了。”这是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可王福和却发现,这些过去的灯仿佛和那些过去的事一样,渐渐被人遗忘了。随之消失的,是许多人对民俗历史文化的认识。“几乎没人知道,为什么海南的海棠子灯总是青蛙造型?也很少有人记得,这些旧灯具所涉及的历史。”王福和记得一句话:历史是民族的根,总得有人护着根,才能换来枝繁叶茂。王福和觉得,自己应该做那个“护着根”的人。

  见证历史的“南海明灯”曾照亮过那片祖宗海

  退休前,王福和长期在基层变电站担任安全监测员。有时值大班,整整24个小时,小小的变电站里只有他一个人。看着头上的白炽灯,王福和期待下一次外出检修的日子,他可以出去走走,维修之余也许能够找到一些旧灯具。

  一天上午,王福和接到了前往海口市永兴镇一座沿海村子维修的任务。上世纪90年代的沿海村落,时常出现线路跳闸停电的情况,王福和一个人搭车前往,很快修好了线路。休息时,王福和与村民们聊起了天。

  “你们这有什么旧物吗?”王福和问完,村民们摇了摇头。村子历史上曾以烧制木炭为业,给往来南海的渔船提供补给,可现在渔船用不上木炭,村民们大多都搬了出去,村里已不剩多少人家。“村旁有个废弃港口,不知是哪年修建的,早已荒废了。”村民说完,王福和马上来了兴趣,循着手指的方向摸索过去。这是一个被泥沙掩盖的废弃港口,依稀可见几艘旧渔船的残骸,周围布满了锋利的木片和陶片。“平时没人来这,连收废品的也不来。”王福和却挽起袖子,在一片残骸间翻找起来。

  “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许能找到一些什么。”翻到手指被划破,王福和也不以为然,直到看见一个形似陶罐的东西在泥沙中露出了头。挖出来一看,这是个几乎全封闭的陶制品,仅在一侧开了一个拳头大的洞。

  这是什么?王福和带着这个陶制品问了许多人。有人说是餐具,也有人说是灯具。查阅了无数史籍,经过权威专家论证,王福和终于有了答案。这是一盏宋代的元宝形防风油灯,灯芯放在陶罐中心,虽然一侧开口影响了照明,但放置在航行南海的渔船上,起到防风防水的作用。“就像一支手电筒,指向哪里,就能照亮哪里。”酱色釉陶的制作工艺,曾在近千年前裹挟着渔火,照亮那片祖宗海。有人曾出高价想要购买,王福和拒绝了。对方提出用车来换,“多豪华的车都行。”王福和还是拒绝了,“它是无价的,海南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补给站,这盏灯就是证据。”

元宝形防风防水油灯。

  海南以南,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这盏陶制防风油灯出现的宋代,中国为加强南海海防,设立巡海水师,巡视南海。如今这盏灯被保存在灯文化博物馆,虽未点亮,却依然照耀着那段历史。

  他几十年寻遍琼岛 只因历史“活”在灯里

  王福和的家不大,就在海口市供电局附近的职工小区里,将近千盏灯曾堆放在这里。爱人陈继新曾是一名图书馆管理员,上班时管理着数不清的图书,下班后还得帮王福和照看这些灯。这些灯,有些是父亲王书林留下的,有些是哥哥王民兴收藏的,更多的灯,来自于王福和几十年不间断地寻找,几乎走遍了海南的每个村落。

  为寻找铜制蛙形海棠子灯,王福和与许多地方的废品收购站老板成了朋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铜制蛙形海棠子灯的价格从1元钱涨到1.5元钱,最贵时不过2元钱。曾有收购站老板想要提价,王福和咬咬牙,“再贵我也买,我绝不会转手卖掉。”老板很疑惑,别人不要的东西,为何王福和如此上心?别人眼中,这盏铜制蛙形海棠子灯也许只是一块废铜,但在王福和眼里,这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

  在海南传统文化里,青蛙曾是一个重要的图腾。它在海南岛西部黎陶上出现过,在海棠子灯上出现过,象征着多子多福。“而且青蛙遇水涉水,逢山过山,以前的人们把青蛙当作吉祥顺利的象征。”可现在,很多人已不知道这些历史,王福和有些遗憾,“把它们的故事告诉后人,总好过被丢进废铜冶炼的熔炉。”在王福和看来,历史最让人难过的一点,就好比这盏蛙形铜制海棠子灯,“它明明寄托着很多往事,可是如果真要卖了,也不值多少钱。”

  在一次讲解中,一群学生们指着一盏兰芳国银油灯询问王福和,“这是哪个国家的灯?”王福和有些感叹,这盏灯来自于一个已消失的国家,在1777年成立于南洋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是海外华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兰芳国银油灯。

  兰芳共和国由中国移民陈兰伯和罗芳伯创立,因此得名“兰芳”。它成立的原因,是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也是海外华人联合当地人民共同抗击殖民侵略者的故事。王福和父母结婚时,外婆送来了这盏兰芳国银油灯。

  在一次次与殖民者对抗后,兰芳共和国最终在1886年不幸灭亡。然而,这段抗击殖民者的不屈历史,依然活在一盏盏来自兰芳国的油灯里。在王福和眼中,历史最让人欣慰的一点,也如同这盏兰芳国银油灯,“会遗忘,却从不会消亡,只因它有人守护。”

  人去灯未熄 守史记来路

  2018年,灯博物馆在海口市供电局4楼正式开馆。从多年前开始收藏灯具时,王福和就盼着这一天。他把收藏的近千盏灯具悉数捐出。

  “这盏泰山牌电灯制造于民国时期,是一位邻居送给我的。”王福和收到这盏灯时,已是上世纪70年代,邻居家换了新灯,用了几十年的旧电灯出现变压器损坏,“知道我喜欢灯,于是交给我了。”时光荏苒,王福和与这位邻居早已不常联系,这盏灯却一直陪伴着他。

  1995年的一天,参与海口狮子岭开发供电的王福和急匆匆赶往施工现场。施工队挖到了一处古墓,施工队长发现了一盏灯,不知交给谁,只好找到王福和,由他代为保管。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是一盏汉代陶豆灯。墓主人是谁,已难以回答,唯有这盏陶豆灯,见过那时的明月。

  拆下海南第一盏电灯的父亲王书林,已不在了;送来兰芳国银油灯的外婆,也早已离开人世。他们留下一盏盏旧灯,只能交给王福和,而他也在10年前,几乎面临着同样的选择。那时他被检查出患有鼻咽癌,尽管治疗顺利,可癌症仍让他感受到死亡在逼近。他放不下家人,也放不下这些灯,“如果我走了,这些灯怎么办?”王福和只有一位女儿,把近千盏灯留给家人照看,既不现实,也显得自私。

琉璃罩铜质电灯。

  “父亲那时没有条件,博物馆也不多,只能把灯留给后代。到了现在,我觉得一定有地方接纳这些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王福和家里存放第一盏灯开始,几乎将近一个世纪,家里的旧灯越来越多。尽管这些灯在家里陪伴多年,王福和却觉得,它们始终不属于自己,“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属于所有人。”

  毫无保留,无偿捐献,病愈之后的王福和,把近千盏灯全捐了。他只有在思念时,才悄悄乘坐电梯来到4楼,再看一看这些“老朋友”。

  有时会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王福和也会悄悄挤在人群里,看着孩子们的表情。“他们拿着资料手册,一盏一盏灯仔细瞧着,有时会问讲解员,宋朝的防风油灯造型怎么这么奇怪,海棠子灯为什么是青蛙举着?”这时的王福和,总会不自觉露出微笑,一代代人伴着灯光,历史就在那光里,只要光不灭,历史永不散,这抹光自然会照亮来路。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吴婵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