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蟹肥人乐庆丰收 定安渔光互补产业扶贫基地60亩大闸蟹即将上市

■ 海南日报记者 叶媛媛 通讯员 张博

“又是满满一笼!你们快瞧,这批个头大、量也多!”9月19日上午,高高举起刚刚打捞起的一笼大闸蟹,定安县定城镇脱贫户蔡琼贵难掩心中的欣喜。

最近,定安渔光互补产业扶贫基地养殖的60亩大闸蟹即将上市,工人们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蔡琼贵是基地的员工,也在这个扶贫项目里入了股。对于螃蟹丰收,他已期盼了大半年。

“你还别说,这从阳澄湖引进的大闸蟹品质就是好!”一边说着,蔡琼贵一边将满满一笼螃蟹倒入筐中,只见这些螃蟹个头硕大,张牙舞爪地在筐中“舞蹈”,十分活泼。

他随手抓起一只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你看,这样一只大概二三两重,在市场上至少得卖40元。三两以上的,一只就能卖70元。个头再大些的,达六两以上,一只甚至能卖到五六百元!”

养殖大闸蟹市场前景好,为了养好这群“宝贝”,蔡琼贵费了一番功夫。“池塘最好背风向阳”“养殖面积不用太大,5亩到10亩最好”“水池深度不需要太深,一般1.2米就够了”“河床保持一定坡度有利于它们生长”……谈起螃蟹的养殖技巧,蔡琼贵娓娓道来。

大闸蟹喜温怕热,却能在炎热的海南快活生长,这是为何?蔡琼贵用手指了指“答案”——一块块在池塘上方架起的光伏电板。

每天,这些光伏设备在水上吸收光热,将之转化成电能。水下,则是一群群大闸蟹、澳洲淡水龙虾和贵妃鱼自在生长。这种“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运行方式,能给池塘“物理降温”,给水下的螃蟹、龙虾和鱼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

“这种光伏发电与渔业相结合的渔光互补模式,实现了土地复合利用,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该基地技术负责人温必波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目前,定安渔光互补产业扶贫基地按“政府+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运营,年产值超3000万元。每年可为15个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112万元,为8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纯收入68.13万元。

“海南水质好、空气好,在这里养殖的大闸蟹比同期在内地养殖的大闸蟹长得更快也更好,我们可以提前上市销售抢占商机!”温必波说,按照预估产量和当前的市场行情,该基地今年将迎来一次大丰收。

(海南日报定城9月19日电)

原标题:定安渔光互补产业扶贫基地60亩大闸蟹即将上市 蟹肥人乐庆丰收

责任编辑:曾令瑾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