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创新脱贫攻坚模式 10091户40931人摘下贫困帽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万宁市经过多年苦功,在“治贫先治懒、扶志亦扶技”的指引下,以扶贫军训为载体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万宁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在金秋季节里,收获了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扶贫致富带头人蔡先兴 万宁扶贫办供图

  透过数据看万宁脱贫成绩单

  自2018年12月万宁首次开展军训扶贫工作以来,截至2020年10月6日,万宁共举办14期活动,有1421人参训,其中1139人在结业后实现了稳定就业,就业率达到80%。

  万宁市通过全国建档立卡系统进行大数据比对,精准地将有劳动力的23517人筛查出来,将他们分为四类:已就业、待返岗、待就业、无务工打算,并按人员类别进行精准摸排,并对以上四类人员进行精准施策、精准管理,“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扶贫干部北大镇党委书记文万会 万宁扶贫办供图

  截至今年10月25日,万宁累计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91户40931人摘下贫困帽,30个“十三五”贫困村顺利出列。统计数据显示,全市贫困人口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165.04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2.4%。此外,通过军训等多种渠道带动贫困户就业,万宁有69人实现脱单,有13人成功组建了幸福家庭。

  创新助推万宁脱贫攻坚打开新局面

  今年33岁的李海玲家住万宁市礼纪镇青溪村,一家6口人,收入靠夫妻俩打零工挣钱,生活一直拮据。2014年,在镇村和上级部门的真帮实扶下,被纳入精准扶贫对象的她,实现了脱贫。

  脱贫后,李海玲于2018年9月参加了万宁市扶贫军训。随后,她到万宁派成铝业礼纪厂就业,她从工人做起,到今年已经成长为公司的包装组组长。

  “没吃过苦,才会怕吃苦。”李海玲通过扶贫军训收获了生活上的保障,也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就感。类似李海玲通过智志双扶的万宁市贫困户不在少数,贫困户们通过军训磨练意志,结业后实现了稳定就业。而这得益于万宁市在脱贫攻坚中创造性地推出“扶贫军训”,使贫困群众脱贫更主动。

  万宁市长丰镇贫困户陈小虹之前也缺乏职业规划,一直未实现稳定就业,军训后进入槟榔加工厂打工,从怕吃苦变为敢吃苦,最终从普通的车间工人提升为组长,正朝着车间主任的方向努力。

  “绿壳鸡蛋插上‘互联网+’翅膀助力贫困户脱贫。”同样,早在6年前在万宁市山根镇六连岭脚下的多扶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的蔡先兴,通过给扶贫军训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饲料等生产物资,农户来养殖鸡苗,合作社负责收购并销售,逐渐带动了农户走上致富路。

  北大镇尖岭村党支部书记黄家全说,尖岭村第一家民宿于今年7月开张,民宿产业“从无到有”,一方面可以带动参与军训回村的贫困户就近就业,另一个方面是农户的农产品可以通过民宿的展厅展销,入住的客人可直接购买。

  “军训+就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礼纪镇群坡村曾繁畅19岁到橡胶加工厂务工,不慎被压片机的滚筒碾压了手腕,造成右手残疾。因为肢体残疾,他一度陷入自卑情绪,无心务农,意志消沉。其妻子患有肾结石,需长期服药,精神时好时坏。

  “上有年迈老母亲需要照顾,下有两个孩子都读中职需要抚养。”面对生活的重压。2019年9月份,曾繁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扶贫军训活动。

  军训中,没有人将他视为残疾人,也没有人因为他身体的残缺而给他特殊照顾。他凭借一只手,接受了军训中的锤炼,最终坚持了下来。

  “既然少一只手,那就更要加把劲!”曾繁畅说,扶贫军训更让他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言弃的精神。军训结束后,曾繁畅进入了派成铝业工作。在边干边学中,他掌握了园林养护的基本技能,从临时工变成了正式工人,每月领上了工资,他还打算回家传授技术给妻子,建起自家苗圃,对美好生活有了期待。

  万宁市扶贫办在“军训+就业”的基础上,通过在贫困群众中培训一批业务骨干、培育一批中层干部、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三个一批”,为贫困群众勾画更加清晰的职业成长规划。

  只要心中有太阳,脱贫的路上就会有光芒,对于贫困户来说是这样,而对于帮扶的乡镇干部来说体会则更深。2015年以来,在脱贫攻坚号角吹响这5年多时间里,北大镇党委书记文万会足迹踏遍了北大镇15个贫困村。

  北大镇地处万宁市偏远山区,是万宁市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刚到北大镇担任党委书记时,就如何带领群众脱贫,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他眼前最急迫要交出的一张考卷。

  5年到访19个村庄,文万会用脚“摸清”了北大镇贫困的“底数”。随之他要求帮扶干部“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全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发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产业,抓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的培训教育,增强村党支部扶贫战斗堡垒作用,全镇广大党员带头投身于脱贫攻坚工作,北大村荣获2019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创新扶贫产业保险助力脱贫攻坚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生命线”,万宁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开展产业扶贫一揽子保险项目,创新建立“保险+产业+扶贫”模式,给产业发展系紧“安全带”、给贫困户吃上“定心丸”、给农民增收配好“稳定器”。

  “万宁有17个地方特色扶贫系列农业保险险种,基本实现全市扶贫特色产业保险全覆盖。”万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类似东山羊养殖保险、家禽养殖保险、和乐蟹养殖漫塘保险、大棚及棚内瓜菜种植保险、咖啡种植保险等均能做到应保尽保、能保尽保,“这样一来,就能确保通过’军训+就业‘激发出的群众内生动力后的劳动成果系紧了‘安全带’。”

  据介绍,2017年至今,万宁市财政共投入4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贫保险保费补贴,切实为带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筑起了牢固的“防火墙”。同时,万宁市专门成立理赔服务专班,对接保险机构快速启动理赔程序。

  “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在海南首创新扶贫军训方式,点的就是贫困群众的‘懒穴’。”万宁市扶贫办主任蔡子劲说,扶贫军训方式围绕“一套精神提振体系,军训磨砺意志,激发生活的责任感;一套就业引导体系,招聘服务上门,激发工作的幸福感;一套人文关怀体系,关爱用心用情,激发团队的归属感;一套政策奖励体系,重奖模范标杆,激发个人的荣誉感;一套职业成长体系,规划成长路径,激发人生的获得感”的模式,探索出一条贫困户培养成长之路,推动该市所有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蔡子劲表示,通过这两年施行扶贫军训的“志智双扶”,让贫困户磨练体能、坚强意志、提升技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责任感,增强脱贫致富信心。在扶贫工作队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及镇、村两级干部的帮扶下,万宁脱贫攻坚工作开创出新局面,以党建促脱贫、“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打造、政策扶持让脱贫户信心更足,而在社会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扶贫致富带头人也不断涌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苏桂除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叶晨曲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原创报道

精彩海南 新闻早知道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