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
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了定义。
那么其具有怎样的意义?
下面一图带你读懂
↓↓↓
【相关法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相关阅读】@各位家长 孩子遭遇学生欺凌事件该咋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做了定义
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照……近年来,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了定义,并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等。【详情】
责任编辑:林芳羽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南海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