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战略谋划。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好这一战略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回顾人类发展历史,可以清晰看到,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和底线的种种危害,也越加显现出来。比如,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增加野生动物体内病原的扩散传播,等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从非典、禽流感到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再到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威胁,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摆在我们眼前。惟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守护人类自身的健康;惟有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能有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先必须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一方面,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引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在人们的思想上和头脑中构筑缜密的生态文明无形边界,增强全民族生态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还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的有形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须臾不可偏离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当前,我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仅要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更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总之,就是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扎实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始终不渝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中华民族千秋万代永续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原标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责任编辑:符金花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时政瞭望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