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观察 | 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 张成林

  乡村治理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广大农民的主动参与,如何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是一大挑战。近日,我省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推出了推进乡村治理的18条举措,其中明确,推广运用积分制,将农村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全面推广积分制,鼓励建立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基地,反映出对农民参与的重视,为更好地带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群众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在乡村治理中,倘若没有村民的积极参与,很多事务便很难高效开展。然而,就以往来看,在参与乡村事务治理上,村民多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够。而积分制运行模式,将乡村治理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结合村民参与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计分,并根据积分多少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更加突出了正向激励,可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该模式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打破了以往“坐等群众”的被动局面,凸显了“吸引群众”的主动性,正是乡村治理模式的一大创新探索。

  当前,积分制,这一盛行于电商平台的促销方式,在社会治理方面,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比如,有的地方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制,用积分带动群众分类意识的养成,撬动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杠杆;有的地方推出脱贫攻坚惠农超市,带动人们用劳动换积分、不用花钱买商品,有效扭转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正是得益于正向激励的独特优势,积分制在广大乡村找到了更多用武之地。事实上,在乡村治理上,积分制已经在我省一些乡村落地实践,比如乐东黎族自治县抱邱村等,获得当地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支持。此次全面推广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积分制的初衷,是为了在正向激励的有效互动中,带动更多村民关心村务、参与村务。而就当前来看,这一初衷的实现依然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外出务工人员的居高不下,让不少乡村成为“空心村”“半空心村”,留守的老年、儿童群体在参与乡村治理上往往作用有限;再如,有些村干部习惯了原有的决策方式,对群众的参与嘴上欢迎、心里抵触;又如,村民在主动参与治理中给出了不少建议,但意见建议多被搁置,得不到及时反馈……可见,让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从观念上、从体制机制上、从工作方式上,作出更加积极的改变。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让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有很多可资利用的方式。比如,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现实,可借助数字化的便利,及时搭建微信交流平台,或者成立“移动议事厅”等线上联动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及时性、通达性,把处在四面八方的村民汇聚到线上,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党员干部也可以采用传统的走访方式,主动走进群众,听取群众的呼声、建议;亦或者以现场办公的方式,把会议开到村头,推动村民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决策和监督……总之,方式方法不拘一格,关键在能否形成有效互动。如今,在积分制的加持下,只要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必定可有效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村民自治是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强调的是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分制的“跨界”应用启示我们,改变观念、革新思维,主动拥抱群众,正是畅通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渠道的应有姿态,可有效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建设意识与角色意识,不断开辟乡村治理新境界。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日报要论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