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南长臂猿大调查丨长臂猿野外调查首次启用无人机 并收集鸣叫信息建声音数据库

  长臂猿野外调查首次启用无人机,并收集鸣叫信息建声音数据库

  运用新技术 研究“猿”生态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于伟慧

  11月17日,海南长臂猿调查组从海南长臂猿5个家族群栖息地内的20个监听点陆续撤离,为期7天的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野外监测调进入尾声。在本次调查中,调查组首次采用无人机技术拍摄,为长臂猿栖息地进行3D建模,并通过对长臂猿鸣叫声音的录制,探索建立长臂猿声音数据库,为接下来长臂猿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在白沙青松乡斧头岭,长臂猿树上飞跃。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尝试

  首次启用无人机辅助调查

  广袤的热带雨林里,海南长臂猿一个摆臂便能荡到十几米开外,而地面上的调查队员往往需要翻过陡坡深谷,不仅面临道路漫长、崎岖危险的问题,也极大影响了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次长臂猿调查首次运用无人机技术辅助开展调查,无疑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一方面,无人机从空中俯视的方式,具有大纵深、广视角的特点,能与地面队伍形成有效配合;另一方面,“无人机+热成像”技术能更好地在夜间展开监测,帮助填补海南长臂猿夜栖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空白。

  “与此同时,无人机技术还能帮助我们快速获得高精度的栖息地植被覆盖情况。”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博士刘国琪介绍,通常他们会采用“卫星遥感”和“大样地”的方式进行监测,但前者精度不够、后者效率太低,无人机技术有效综合了两者的优缺点,构建起一套快速、准确获取植被类型和覆盖度的监测体系。

  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在于,不少专家对无人机是否会对长臂猿活动形成干扰存在争议。

  为此,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在组织调查前,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验分析,经过综合对比,最终筛选出一款复合翼无人机作为本次调查装备,既具备多旋翼垂直起降的优点,同时又具备固定翼的长续航、低噪音、可滑翔的优势,尽可能降低对猿群带来的干扰。

  几天的观察下来,调查队员发现,海南长臂猿在不同行为模式下的抗干扰能力存在差异。

  “海南长臂猿上午鸣叫时,一旦有干扰会立即停止鸣叫,这时我们的无人机飞行高度大概保持在200米的距离;玩耍栖息的状态下,长臂猿抗干扰能力较强,无人机可以飞到100米;而一旦长臂猿入睡,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会变得更加敏感。”刘国琪表示,由于调查期间出现风雨天气等外部因素的叠加影响,目前尚不能确定无人机对长臂猿活动带来的具体干扰程度。

在白沙青松乡斧头岭,长臂猿在树上活动。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发现

  第5个家族群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只闻猿声不见猿影”是不少队员在本次调查活动中留下的遗憾。突如其来的台风天气,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调查节奏,但让本次调查“歪打正着”地有了不少额外收获。

  “台风天气期间,我们发现不少猿群出现鸣叫异常的情况,一些群体集体噤声,一些延迟鸣叫时间,一些则减少了鸣叫次数,这可能是猿群对特殊环境的应激反应。”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博士马子驭坦言,目前尚不明确雨天与猿群鸣叫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我们继续观察研究。”

  “往年的海南长臂猿调查几乎都在10月底开展,今年受台风影响,调查活动推迟至11月,恰好撞上了雨季和旱季的交替期。”刘国琪表示,包括调查期间也遇到了晴雨天的转变,这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观察海南长臂猿行为模式的机会。

  本次调查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今年8月刚刚喜添新丁的海南长臂猿第5个家族群(E群)。经过连续几天的监测,调查队员发现这个“三口之家”并无异常,这让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项目的“海南长臂猿繁殖生物学研究”课题负责人周江感到欣慰不已。

  “我们在多年的跟踪监测中发现,海南长臂猿幼猿几乎都是在旱季出生,今年出生的这只幼猿在雨季出生,让我们不免担心,没有带崽经验的母猿能否应对台风天气带来的觅食难等考验。”在周江看来,目前海南长臂猿第5个家族群生存状况良好,意味着它们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这也让他对这只幼猿的健康成长持乐观态度。

11月14日,海南长臂猿调查队队员冒雨开展调查。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探索

  着手建立长臂猿鸣叫声音数据库

  在此次调查活动中,20个监测点同时启动长臂猿声音录制工作,音频经过统一编号后将进入此次调查的数据库,这将为长臂猿的监测提供另外一种依据。

  马子驭介绍,在长臂猿的鸣叫声中,包含着多个种群密码,这些声音密码能反映出长臂猿家族的喜怒哀乐与种群数量变化。

  比如长臂猿家族首领(公猿)发生变更时,种群鸣叫和合唱的节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不同种群之间的鸣叫声也不相同,经验丰富的监测队员能凭借鸣叫声判断出种群的位置以及是哪一个种群。

  可以预见,将大量的音频汇聚在音频库,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将是未来长臂猿保护与监测的一个重要方式。尽管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但仍然值得期待。

  (海南日报霸王岭11月17日电)

  开展全面调查 提供科学支撑

  汇总分析野外监测数据,为制定长臂猿保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海南日报霸王岭11月17日电 (记者李梦瑶 谢凯 王迎春)从风雨到放晴,从天黑到天明,11月17日,随着73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设立在海南长臂猿5个家族群栖息地内的20个监听点陆续撤离,为期7天的2020年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野外监测调查即将结束,接下来将进入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阶段。

  “收获匪浅。”在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刘国琪看来,尽管受到台风天气较大干扰,但本次调查活动依旧亮点纷呈,既定调查目标顺利完成。目前,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正组织有关专家对本次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海南长臂猿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规模大,是本次大调查活动的第一个关键词。

  “这次活动我们派出73名调查人员,分成8个小组,分赴海南长臂猿5个家族群的栖息地,设立20个监听点,调查范围基本覆盖了海南长臂猿的常见活动范围。”刘国琪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这是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开展以来,参与调查的机构、人员最多的一次。73名调查人员来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既有动物保护领域专家,也有生态修复、植物分类专业的学者,他们根据各自的学科特长承担不同的分工,通过相互配合、联合攻关的方式,让本次调查活动得以高效运行。

  “之所以能召集这么多专家学者,得益于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的平台优势。”海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夏斐介绍,本次活动由去年刚组建的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负责组织实施,这也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以来首次由科研单位牵头组织的海南长臂猿调查活动。

  调查人员力量的强大,为丰富调查内容提供了有效保障。除开展海南长臂猿种群调查,本次调查活动还首次增设了长臂猿栖息地、栖息地内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专项调查。“比如长臂猿栖息地内的食物来源多不多,有没有天敌,生物链是否完整,这些都与长臂猿保护息息相关。”刘国琪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开展更系统全面的调查,进而为制定海南长臂猿保护发展方案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责任编辑:吉训侦
  • 新海南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手机客户端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 南海网微博

    用微博扫一扫

海南社会

社会民生包罗万象 进入栏目
栏目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 |  法律声明 |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